宝宝和大孩子玩不到一起去怎么办


如何引导周岁宝宝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周岁宝宝的社交需求
如果要求0-1岁的孩子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 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主要取决于在这个年龄段 , 孩子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社会交往的需求 。

宝宝和大孩子玩不到一起去怎么办

文章插图
孩子在一岁之前 , 身体活动能力有限 , 刚刚开始迈步甚至有的宝宝还无法自己独立活动 , 宝宝的生存、各项身体活动都需要依靠他人的帮助 , 尤其是看护人的照顾 。宝宝核心的人际关系范畴是在家庭成员之间 , 能够对他起到看护和照顾作用的人 。
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需求
宝宝一岁之前最主要的任务 , 是与看护人建立友善的关系 , 通过看护人的照料 , 实现生存的目的 。
随着自身体能运动能力的发展 , 孩子在一岁以后 , 尤其是能够独立行走以后 , 孩子的身体获得了解放 , 对看护人的依赖降低 , 自我意识才会逐渐凸显出来 。
所以 , 社交与朋友 , 对这个阶段的宝宝来说不是必备的需求 , 让孩子主动参与其中是很困难的 , 家长的做法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 不能揠苗助长 , 逼迫宝宝 。
增加社交体验
家长无需过早引导宝宝进行社交 , 但是可以多带宝宝体验社交的环境 。宝宝吸收信息的能力与年龄大致成反比 , 越小的时候学习和吸收能力越强 。环境是信息的主要来源 , 也是宝宝学习的最佳场所 。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宝宝很怕生 , 一见到生人就哭 , 而有的宝宝谁都能抱 , 这跟宝宝的体验有关 。
父母可以多带宝宝出门 , 就把他放在一个社会的环境当中 , 他会像一个容器一样 , 不停的吸收环境里的信息:眼睛看到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 , 听到人们的对话 , 感受到热闹的气氛 , 即使宝宝不说话、不交流 , 但是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高度活跃的状态 。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宝宝吸收和积累的过程 , 也为今后的社交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正确把握孩子社会心理发育时间表
2-3岁是孩子社交发展的最佳阶段 , 也是孩子初步由家庭走向社会的阶段;3岁以后 , 孩子进入幼儿园 , 就开始了完全社会化的生活 , 社交成为孩子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所以 , 家长只要把握好了这个时间表 , 就能够根据孩子的心理特性有针对性的引导 , 为孩子的社交之路做好充足的准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