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
潜伏期10~15天
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 。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 。
【流行性乙型脑炎概念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1.初期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
2.极期
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 。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直至昏迷 。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 。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 。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 。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病变(尤其是脑干)、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 。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 。
3.恢复期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 。重症患者仍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患者也可有软瘫 。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
4.后遗症期
少数重症患者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
- 怎样理解网络金融犯罪概念
- 流行性腮腺炎会导致不育吗
- 设计概念怎么写 啥是设计理念
- 先诉抗辩权的概念都有哪一些内容
- 宝宝脸肿胀是得了流行性腮腺炎吗
- 工程造价培训班有用吗 什么是工程造价概念
- 流行性乙型脑炎会传染吗
- 公司收购是什么概念 公司的收购方式有什么
- 概念车什么意思 概念车可不可以买到
- 新冠病毒可能成为流行性病毒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