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 , 其独特的旅游价值历来被国家所重视 。对待文化遗产 ,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做好维护 , 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延伸其文化价值 , 服务当地文化繁荣发展 。
当然 , 文化遗产是经过时间沉淀的结晶 , 一经损坏就难以恢复 , 应当把保护作为第一要务 , 统筹兼顾开发 , 既做好传承保护 , 也不让其“待字闺中”黯然失色 。
新语
烙印在记忆里的
文化符号
特约作者 张慧谋
祖祖辈辈电城人 , 都自觉地认同庄山是他们的故乡山 。对于他们 , 这座山如同母亲 , 或老祖母 , 说起庄山 , 内心就生发出无比敬畏和亲切感 。
他们对庄山的敬畏 , 是发自内心的 , 不同时代的人 , 有不同的表述和感受 。但最根本一条 , 他们从不被人左右而改变对庄山的共识和认同感 , 无论生活在本土 , 或在他乡 , 庄山 , 永远是他们内心那座神圣的故乡山 , 是烙印在他们记忆里的文化符号 , 植入情感的乡愁 。
我与两位小城老人有过密切的交往 。一位是健在的吴老 , 文化名人吴兆奇先生 。另一位是已故著名书法家陈光宗先生 , 二老是前辈 , 他们都是电城人 , 说起庄山 , 他们总是话语滔滔 , 有说不完的故事 , 道不尽的情怀 。
吴老说 , 那时的庄山 , 是文人雅士常来避暑、听泉、看海、吟诗作文的地方 。庄山寺前横跨山溪有一座茶楼 , 曲溪清流 , 泉韵松风 , 鸟语花香 , 常有文人雅士在茶楼品茶论诗 , 即席挥毫 , 那光景 , 真有几分宋代文人的雅韵遗风 。
光宗先生老家在电城北街 , 他说起他小时候的一次经历 , 那时电城四周还有城墙和四城门 。那天临近傍晚时分 , 北门头城门未关 , 忽然被一只从庄山下来的猛虎闯入城门 , 居民惊慌失措 , 纷纷关门闭户 。他从家中门缝往外偷看 , 见到那只浑身花斑的大虎慢步踏着街板石从他家门外走过 , 他大气都不敢喘 , 吓得满头大汗、全身发抖 。那只虎从北街到南街 , 出了南城门 , 南门外是大海滩涂 , 长满胶丁树(红树林) , 老虎在胶丁树丛待到日落 , 才慢悠悠地原路返回 , 等老虎出了城 , 城门关闭后 , 居民才敢从家中出来 。
我问陈老他那时多大 , 陈老说七八岁吧 。陈老是上世纪30年代初生人 , 他说的这个亲历故事 , 也就是发生在民国末期 。那时的庄山 , 老虎出没是常有的事 。“我外公是习武之人 , 有次他和他的徒弟月夜经过庄山岭边的一片甘蔗地 , 忽然一只‘老虎’从蔗园里冲出来 , 徒弟走在外公前面 , 外公一手把徒弟拉到身后 , 一拳把‘老虎’击倒在地 , 近看 , 才知不是老虎 , 而是一条硕壮的黄牛 。那个时代 , 电城人真是谈虎色变 。”
陆孔尧先生年过九旬 , 与陈老吴老是同时代人 , 他所见证的庄山 , 与众不同 , 他是在用笔纸记录下他所见所闻的庄山 。有次我去拜访陆老先生 , 他从抽屉里拿出几本封面斑驳、纸质泛黄的笔记本 , 里面有他手绘的图和文字 , 内容是记录神电卫城(今电城)史料和庄山的古迹 , 如寺庙、摩崖石刻、碑刻、诗文等 。
- 2021年4月13号三月初二新生女孩名字推荐和取名技巧
- 为什么乌龟要养三只吃田螺 为什么乌龟要养三只
- 龙猫三天不喝水会死吗 龙猫几天不喝水会死
- 2021年元旦放假三天
- 新鱼三天后趴缸 新鱼一般会趴缸几天
- 有什么方法可以挽回前任 挽回前任的三个禁忌
- 男方第三者插足 情侣被第三者插足
-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指的什么
- 三间鼠可以和金鱼混养吗 三间鼠鱼和什么鱼混养
- 2017三伏天宝宝可以睡凉席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