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很严重的强迫症怎么办


秩序敏感期了解一下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在1-3岁的时候,会有一个秩序感由内而外的转变,转变之前,孩子比较关心自己身体内部的秩序 。转变之后,孩子就会开始将秩序感扩展到外在的事物,他们会根据自己生活的经历,在内心总结出一套近乎苛刻的秩序: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亲人呈现的状态、物品的所有权等等,都要按照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运转,孩子会在这一系列的“秩序”中,感受到可控和安全 。
如果事实违背了他们心中的“秩序”,他们会感觉世界变得“不可控”和“不安全”,那种感受可能类似于当年一些国企的工人,本以为可以大锅饭吃到老,突然之间宣布他下岗了,那种“世界秩序坍塌”的不安和焦虑,我们大人真的很难理解 。

孩子有很严重的强迫症怎么办

文章插图
所以呢,强迫症宝宝爱闹腾,并不是他们想要“任性”“找事儿”“无理取闹”,而是一种深切的心理需要,可以说这种行为是他们年龄和智慧增长的必经阶段 。
秩序感对幼儿的深远影响
你想要孩子今后是个逻辑能力很强的学霸嘛?
想要孩子成为懂得审美,有艺术气息的人嘛?
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自觉遵守道德伦理的人嘛?
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能够积极自律,有效管理好自己的人嘛?
那么就请尊重他们在秩序期的表现 。
因为,孩子在内心建立一些“秩序”,有利于他们去理解这个世界,从而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 。这对他们认知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 。
举个例子:孩子总是会见到妈妈把脏东西扔到垃圾桶,于是在心中慢慢建立起“脏东西要丢进垃圾桶”这个秩序,然后他会尝试去实践这个秩序——把他认为脏的东西全都丢进垃圾桶,可能不让他丢他会哭……
这个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观察这个世界(看到妈妈扔脏东西)——>总结“公式”(脏东西要丢垃圾桶)——>练习去套用“公式”(把所有自己认为脏的东西扔进垃圾桶)
只不过孩子能力不够,有的时候观察的很片面,有时候总结得不准,有时候套用得又太生硬,而且完全无法理解这些“公式”为什么存在,重要程度又如何,所以才会产生那些不可理喻的行为 。
所以,孩子秩序期的行为,就是一种认识世界,并且适应世界的行为,只不过很初级,很幼稚,但是孩子会在维护秩序感的过程中,深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联系,狠狠刷了存在感,这让他们由衷的感到快乐 。
而这种“符合秩序的快乐”,如果受到肯定,孩子会进一步会推而广之,在他们慢慢长大之后,能够更加敏感的感受到“符合逻辑推理的快乐”,“符合审美的快乐”,“符合道德的快乐”,“符合自我定位的快乐”,最终变成一个五讲四美的好青年 。
意义还是很大的,不是嘛?
秩序期是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其实秩序期并不只会让孩子惹麻烦,也是套路孩子的好时机,有些固执和坚持,其实是你很希望孩子有的:
譬如说玩完玩具坚决要整理好
譬如说吃饭之前坚决要洗手
譬如说睡觉之前坚决要刷牙
譬如说吃饭的时候坚决不把食物弄得满手满脸都是
……
这样坚持的娃你也会很喜欢是不是?
所以这些习惯最好在孩子秩序期之前,也就是刚到一岁的时候就开始有,并且每天如此从不间断,等孩子一到了秩序期,就会自然把这些事情认作是世界的一部分,天经地义并且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
这个时候我们做父母的也要严于律己,以免孩子形成“奇怪的秩序”,有一阵因为我太忙,我家洗完衣服整理的工作我就交给了老公,结果我老公发明了所谓的“快速收纳法”,给家里每个人买了两个收纳盒子,一个放内衣一个放外衣,然后不叠衣服,所有的衣服都按分类乱七八糟的塞到那个盒子里就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