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治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中医治疗疾病的关键之一在于辨证施治,要根据人体疾病的不同的表现,人体的不同体质,人体疾病发作的不同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疗效 。除了用药合适以外,还需要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量 。治疗的效果和药量的多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何中药的量和种类的应用都得在疾病这个基本前提下才能进行应用 。
药量是用药辨证的关键
如在伤寒论中,有些药物的量的多少甚至可以决定一个方剂的名称,这就是说如果方中的某一种药的量增多或者减少的话,这个方剂的治疗作用就会有所不同了 。
药量的变化决定药方的主治
可见量的变化,可以决定药方的主治情况 。在这里的药量的变化应用,是根据疾病的不同的症状来辨证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证候才能用什么样的药量,药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需要随疾病的不同表现变化 。
用量加大,一个大虚的人就得用足够量的药来补虚,一个大热的人也得用寒凉的药恰当才能祛除实热,一个虚实寒热错杂的人还得根据其药物性能的基本原则来应用 。
药物的配伍和用量上的精巧至关重要
用药量多少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握用药的组方含义 。如完带汤是名医傅青主治疗妇女白带过多的一则经典方 。而其方义中,以补为主,但是重补中有轻散,寄消于升 。有动有静,相反相成 。此处的用量悬殊,正是达到这种作用的关键因素 。在该方中,用量就特别讲究,白术、山药各用一两,白芍五钱,人参、车前子、苍术各三钱,甘草一钱,陈皮、荆芥、柴胡则份量更轻,仅仅用到半钱左右 。这种药量的上差别是极大的 。为什么呢?因为方义主要是想通过健脾利湿等以收到止带之功效 。
药量亦凭医生胆略,应用还需顺势而为
药物药量的应用也决定于医生的胆略 。因为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 。应该凭病人的体质及疾病情况,需要多少量就用多少 。该用轻量时反而滥用药物以示自己“医术奇特”,这样甚至会适得其反 。如果该用多时用得少,那么将会杯水车薪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延误病情;因为药物是有副作用,而使病人的身体承受到不应有负作用或者毒性 。因此古代医家说用药如用兵就是根据疾病的情况来使用的,不能简单地依据某种固定量,这也是中医学辨证施治的一个具体体现 。
医林大家方药轶事
自古及今,医林中有不少用药独特的实例,其药量之大,之奇,远远超出常规 。但这些奇特的用法仍然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辨证后才使用的 。
陆仲安先生,重量“黄芪”愈胡适
1920年11月,胡适患肾炎,在北京协和医院久治不愈,判为“无法挽救,速备后事 。”胡适在当时是主张全盘西化的学者,并且主张反对中医 。病重无奈,胡适才请来陆仲安诊治 。陆诊断完毕以后说:“此事易耳,饮我此药如不愈,惟我是问 。”处方中:黄芪用至300g,党参用至180g,普通药壶装不下,只好用砂锅来煎,由于剂量之大,“许多人看了,摇头吐舌”(胡适语) 。但胡适的病竟由此治愈,协和医院的专家会诊确认无疑 。
张锡纯先生,善用石膏著称
张锡纯善用石膏是从小剂量开始的 。他初次重用石膏是从7岁儿子开始的:第一次用30g热稍退,加至60g热又再退,再加至90g病遂全愈,一昼夜间共用石膏180g 。张锡纯先生有“张石膏”之美誉 。他以善用石膏著称,他认为石膏系阳明实热之“圣药”,遇实热炽盛者,常常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 。
南阳张翰先生,峻猛“黄芪”药到病除
- 入住二手房风水上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 珠海风水是否属于火地 珠海风水最好是哪里
- 水元素火元素的行业 火土风水元素
- 莲花的风水作用 风水水莲花
- 金秀美 金秀的风水
- 院里有一棵柳树好不好 前院柳树风水解释
- 泡中药的黄酒是什么酒 黄酒是什么酒
- 乌龟摆放位置风水图 水龟风水作用
- 风水里什么叫格龙 格龙在风水中的作用
- 风水中什么影响孩子说话 为什么小孩子不能靠近婴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