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状况有哪些 银行风险提示


近日,有多家银行给信用卡申请者发出风险提示信息,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下面青木为大家就分析一下 。朋友们可以细心的发现,...
近日,有多家银行给信用卡申请者发出风险提示信息,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下面青木为大家就分析一下 。
朋友们可以细心的发现,现在信用卡广告承包了地铁、机场广告牌,还瞄准线上获客——流量新贵抖音,还有社交巨头微信的朋友圈,信用卡俨然正变成一款全民性金融产品 。

银行风险状况有哪些 银行风险提示

文章插图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提示了三点风险,具体是:
1、申办浦发银行信用卡应通过银行正规渠道,不要轻信任何非银行官方渠道宣传的扶贫或普惠信息等类似虚假宣传,不要通过中介机构或他人代办等方式申请信用卡,避免发生个人金融风险及财务损失;
2、客户需根据信用卡领用合约约定,按时偿还其信用卡账户内全部欠款,包括本金、利息及相关费用 。切勿轻信不法分子可不归还本金的虚假宣传;
3、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要将个人金融信息资料(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卡号、有效期、信用卡密码等)泄露给他人 。
2018年8月2号的三点风险提示第一条提示办卡渠道合规化;而从第二条和第三条来看,该卡中心的提示,要按时偿还全部欠款(含本金、利息及费用),要注意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身份证号、卡号、有效期、卡密码),这至少显露了信用卡大跃进时易发的两个问题:有用户听信可不归还本金的宣传、恶意逾期;个人金融信息资料安全性隐患 。
发卡量暴增,花式营销获客,银行大规模获取客户的同时,不良客户也在迅速增加 。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央行统计显示,全国信用卡发卡量达到6.12亿张、人均持卡量0.44,而在2011年,这一数据是2.85亿张、人均持卡量0.21;信用卡均授信额度也翻了一番 。小编根据银行年报数据也显示:截至2017年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三家的累计发卡张数进入“万亿级”卡量俱乐部,工行、民生银行发卡增幅翻了一倍以上;工行信用卡发卡总量依旧第一名,累计发卡量达到了1.43亿张,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分别以1.06亿张和1亿张紧跟其后 。
信用卡俨然正变成一款全民性金融产品 。各家信用卡花式营销,不管是粉丝经济定制卡、承包地铁、机场广告牌,还是瞄准线上获客——流量新贵抖音还是社交巨头微信的朋友圈、甚至知乎上广告铺天盖地 。当此之际,信用卡门槛大开,不乏发卡量漫灌的情形 。
现在信用卡市场的繁荣,外资银行也在抢食,就在近日,有没有注意到,最近花旗银行信用卡的广告铺天盖地——不论是流量新贵抖音还是社交巨头微信,还有无所不知的知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作为一家外资银行机构,花旗银行进入中国,在营业网点数量和分布上的不足,对于客户群的扩展有一定阻碍,在中国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当下,做线上推广,就成为不二之选 。
【银行风险状况有哪些 银行风险提示】有媒体曝出,花旗银行在某平台推广时,每月申请人数为6000人左右,但通过率仅在2%-3%,也就是说,下卡量不超过180张/月 。不过,该卡的回馈较高,生卡成功会返还平台1000元-1500元/张,而其他银行的信用卡,只要有用户申请,平台中介方能获得70-80元/张的佣金 。更多人则通过手机短信接收到了不同银行的信用卡推广信息,甚至出现同一个号码,相隔数天,推送两家不同银行信用卡办卡推广的情况 。
另一个普遍现象是,不少信用卡布局文化娱乐创业产业,围绕明星粉丝经济、表情包大IP、甚至红色旅游,开拓出各类花式繁多的主题卡 。比如,行推出的“手机信用卡”瞄准年轻消费者并有意开拓向三四线城市、发展家装和旅游等消费贷;浦发银行和流量明星杨洋合作,发行了三款杨洋粉丝主题信用卡:杨洋主题卡(青春YOUNG)、杨洋主题卡(得意YOUNG)和杨洋主题卡(自在YOUNG);招行信用卡推出的长草颜丸子主题卡、真人明星信用卡;工行信用卡推出的各类定制卡等 。一些信用卡中心,涉入线上线下、同业异业联盟,借助电影、话剧营销、演唱会项目合作等灵活样式,在市场活动和产品开发上融入“娱乐化色彩”,信用卡产品也因之辐射受众广、自带话题流量,日益去金融化而呈现“消费品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