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销毁时间 会计档案销毁程序


随着创业的大众化以及公司业务发展的变化,办公地址也在不断搬迁,在搬迁的时候档案资料就会显得哟无诶重要,尤其是会计档案资料,公司时间越久积累的资料就会越多,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如果不慎丢失会很麻烦,那么会计档案需要保存多久?如果没用的资料可以销毁吗?需要哪些流程?


各类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按照2015年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颁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以下简称“79号令”)的规定,企业的会计档案保管年限按下表所列示的期限进行保管 。
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会计档案销毁时间 会计档案销毁程序

文章插图



对于上表中所列示的会计档案保管,除了保管期限外,实务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保管期限如何计算 。上述表中所列示的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如2021年的会计档案,从2022年1月1日开始计算保管年限 。
2、企业如何确定保管期限 。上述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年限 。
3、企业自定义的会计档案如何确定保管期限 。企业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上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应当(就是必须)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确定具体年限 。
4、企业合并,会计档案如何保管 。企业发生合并,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的单位统一保管 。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当由原各单位保管 。
5、企业分立,会计档案如何保管 。企业发生分立,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
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各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
6、企业注销,会计档案如何保管 。79号令规定,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或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
【会计档案销毁时间 会计档案销毁程序】这个有关规定是如何规定的呢?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企业发生撤销、合并等情形时,应当按照规定向有关单位或者档案馆移交档案 。
对于绝大部分民营企业而言,注销后向政府部门移交档案基本不切实际 。那企业所有者能自行销毁吗?
保险起见,建议参考原《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的规定,在会计档案尚未到达保管期限时,由财产所有者(股东)代管 。待保管期限届满时,按下列销毁程序处理 。


会计档案销毁程序


(一)档案鉴定
按照79号令的要求,会计档案保管到期后,公司应成立档案鉴定小组,对档案进行鉴定 。
鉴定小组由档案管理部门(财务部或行政部)牵头,成员包括公司会计、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或人员(注:只需公司内部人员即可,不需外请中介机构协助) 。
鉴定小组鉴定后,形成鉴定意见并由鉴定人员签字,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注:不需向政府部门报备或审批) 。
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纸质会计档案应当单独抽出立卷,电子会计档案单独转存,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