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创业政策 海归创业可获扶持( 三 )

  
相关资讯:  
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业创新成为全国各城市推动经济结构升级转型,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优选路径 。作为创业创新最重要主体的人才,在这一轮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浪潮下,无疑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各地也因此使出浑身解数,展开一场人才争夺战 。那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为吸引创业人才各自出了什么招?谁能成为创业者心中的“创业乐园”?  
海归创业  
【海归创业政策 海归创业可获扶持】前期补助最高50万 深沪并列全国第一  
有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留学归国人数超过40万人,而这些“海归”回国的职业方向多数倾向于自主创业 。在上海,“海归”总数已超过11万人,仅2013年就有超过1万名海归在上海创业;据广州市留学归国人员的数据统计,“海归”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而在深圳,“留”字号企业已超2000家 。《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研究显示,北、上、广、深已成为留学回国人员理想的创业之地,海归创业之城综合指数分别位居前四 。  
采访人员了解到,各地一直以来都在向海归“抛绣球”,或不惜重金给予启动资金,或以本地户籍、贷款优惠、场地补助等措施揽才,且频频加码,目的是为当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那么,北、上、广、深在招揽“海归”创业者上都出了什么招?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这四个城市对“海归”创业者的服务可谓下了“重本”,其中深圳对“海归”创业者的扶持资金在四个城市中类别最细、数额最大 。在创业者的前期费用补贴上,深圳的补贴分为三个等级,低至15万元,高达50万元 。与深圳有着相当标准的是上海,对自主创办科技企业的创业团队,资助30万—50万元,而北京和广州面向初创团队的帮扶资金均为10万元 。其中,深圳对留学人员创业前期费用补贴资金从原来的30万元增至50万元,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  
对于非初创团队或高层次创业人才,四城的扶持力度又进一步加码 。如北京对已步入正轨的创业团队的资金支持约为50万元;而深圳引进海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孔雀计划”在去年也放低门槛,将人才认定的标准项目进一步扩充,而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奖励资金为80万—150万元 。广州对拥有国际领先技术成果、高科技含量并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业团队,还会给予最多不超过500万元的启动资金 。  
大学生创业  
深圳场地补贴最多 上海贷款额度最大  
除了重点扶持“海归”创业者外,四城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者也开出了优惠条件 。首先,四城在大学生创业的准入门槛上较普通创业者低,均实现了注册资本“零首付”,即免除注册所需要的注册费、证照费、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此外,注册资本无需一步到位,简单地说就是以“分期付款”的形式有效缓解了大学生的创业压力 。所不同的是,北、上、广“零首付”的对象均为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而深圳的要求是注册资本在1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 。除此以外,201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公司注册资本、注册场所、经营范围等门槛均取消或降低,大大激发了各类创业者的热情 。  
其次,在大学生创业的场地补贴方面,四城都给予了实物或资金支持 。上海大学生创业者可以较低租金进驻创业园,根据吸纳本市就业人员的情况享受人均房租最高不超过2000元,如租用其他经营场所,也可享受不超过3年的年度2000元补贴;而在北京刚刚落成的首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园中,大学生创业者两年内可享受40—80平方米的免费办公场地;在广州,给予毕业年度内或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每年1000元—5000元的场地租用补贴;而资金补贴最高的则是深圳,经深圳市认定的创业示范基地或孵化园区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前三年分别按每月1000元、800元、600元标准予以场租补贴;如果租用其他经营场所,在注册登记后运营6个月以上并吸纳3人以上就业的,也可以获得最长2年、每年最多3000元的租金补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