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挡风墙管理牌板


一、环境卫生标准:
1、井下巷道及车场应保持清洁,无淤泥、积水(长5m,深0.1m)、闲置的轨道、管子、塘柴、笆片、铁丝等杂物和浮煤(矸),正在施工的巷道浮煤浮矸不得超过轨枕上平面 。
2、材料、备件要按定置化要求码放整齐,距离轨道安全距离符合要求,所挂的管理牌板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
3、井下巷道禁止积压闲散车皮、叉车等专用车;损坏的支护用品、闲置的材料、备件要及时升井,严禁乱丢乱放 。
4、人行道清洁平整,水沟通畅,沉淀池定期清理,挂牌管理 。
5、机电设备、开关、照明、管线、风筒无积尘;电缆钩布置整齐、间距均匀,照明、管线、风筒吊挂符合标准规定 。
6、井下黄沙、水泥、石子、炮泥等应入池挂牌管理,严禁乱堆乱放 。
7、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施工场所应专门设置工作服悬挂点,统一整齐挂放 。
8、巷道修护或零星工程作业地点,材料、工具要堆放整齐,清理的杂物必须及时装车打走,且必须做到工完料净 。
9、主石门、一、二水平大巷及各乘人车站台,各采区行人下山及猴车通道卫生必须每日安排专人巡查,至少每周全面打扫两次,全面洒水一次(包括管路冲刷),此项工作由运输区负责;其他巷道的清扫洒水工作由责任单位负责;主石门、一、二水平大巷及各采区上下山内的电缆整理及除尘必须每周至少做一次,此项工作由机电科牵头负责 。
10、以上各条每发现一处不合格,罚责任单位负责人、责任人各50元 。
11、未尽事宜按《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施办法》执行 。
二、定置化标准:
1、井下所有工具、材料一律按定置化要求分类整齐摆放在距施工地点50~200米的临时或固定料场 。料场搭建在皮带机杠杆上的,H架必须加密处理;工具能入箱或上架的要入箱上架,做到标识清楚 。每一采掘工作面定制化集中码放工具及材料的地点不得多于2个 。
2、工字钢码放时,梁腿按不同规格分类码放,行间用三根塘材或同规格的木垫板隔开,塘材、木垫板外露一致,上下对正且要平行,棚梁、腿横“工字”摆放,棚梁牙口朝巷帮,高度不超过十层,不同规格分类码放;不能做到分类码放时,朝向巷道出口方向一端必须保持齐茬 。
3、U型棚同一规格棚腿、棚梁分开码放,码放时棚腿和巷道平行,棚梁圆弧向轨道,行间用塘材或木条隔开,每行2根,行间对直,高度不超过6层 。
4、备用轨道、风水管路必须分类平放在专用材料架内,材料架规格为高1200mm,宽度要能确保离轨道安全距离≮400mm为宜,层与层之间用塘材、垫木隔开,塘材、垫木要上下对正,轨道、风水管外端对齐 。
5、废旧轨枕及时回收升井,备用轨枕必须分层码放在指定地点,高度≯1.6米,外缘必须成一条直线 。
6、掘进用塘材、笆片、水泥背板、水沟盖板等要码放成方型,高度≯1.6米;码放在皮带机杠杆上搭建的料场时,高度≯1.2米,堆间距离≮500mm 。
7、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按小笆、大笆、塘材棍、塘材捆、板皮(木楔)、道木、半圆木、方木等类别,由里向外顺序码放整齐 。
8、塘材捆、大笆、半圆木可以站放在巷道一帮,由里向外最多允许靠放3层,靠放角度为70~80° 。半圆木也可以分层水平码放时平面朝下,行间用2根塘材隔开,两端对齐,高度≯1.6米 。
9、炮泥、黄沙、水泥、瓜子片必须入池,料池在非行人侧,离轨道间距≮400mm,袋装水泥必须码放整齐,并悬挂标识牌 。
10、瓦石堆放必须成行,行长不超过6米,高度≯1.2米,宽度不少于两块瓦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