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 一个是粤港澳顶尖智囊机构 , 携手合作 , 双方如何互为成就?
11月30日-12月1日 , 2021年粤港澳院士峰会(简称“院士峰会”)在东莞举行 。 今年是院士峰会在东莞举行的第四年 , 是在松山湖科学城举办的第二年 。 截至目前 , 院士峰会已累计邀请了223位院士专家参会 , 推动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在东莞集聚落地 , 院士峰会亦已成为学术交流、技术对接、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
院士峰会落地东莞举行 , 其意义不仅在会议本身 , 更在于会议产生的放大效应 , 在于它的院士资源 。 我们可以看到 , 一批科研成果在松山湖落地生根的同时 , 松山湖也借助“最强大脑”为本土产业赋能 , 实现产业链攀升 , 进而辐射大湾区 , 引领科技创新 。 广东院士联合会与松山湖强强联合 , 探索高端智库与园区双向赋能的全新模式 , 书写一个美美与共的创新故事 。
成果转化
为创新发展注入动力
“如果大家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感兴趣 , 可以在会后进一步交流 , 也希望该项目能得到粤港澳大湾区投资人的青睐 。 ”“非常欢迎大家能够加入我们的项目 , 共同更快地把项目推向产业化 。 ”
11月30日 , 大会专题活动“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对接会”举行 , 各项目路演代表纷纷向在场的企业家、投资人发出邀请 。 会上 , 10个院士专家团队发布创新成果并进行路演 , 发布成果有的关注生物医药类 , 有的关注锂电池技术突破 , 有的则聚焦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 。
同日大会专题活动“大湾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座谈会”举行 。 主题座谈环节 , 10余位院士专家与中镓半导体、天域半导体等东莞本土单位、企业家代表进行相关探讨 , 共谋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
文章图片
一方面 , 推动院士团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 另一方面支撑企事业单位创新发展 , 均是广东院士联合会的重要工作 , 而这正是松山湖乃至东莞所需要的 。 自2018年成为院士峰会的举办地 , 东莞为院士成果落地提供空间 , 经济社会实实在在受益 , 双向赋能效应还将延伸到大湾区其他城市 。
具体来看 , 过去三年在东莞举办的院士峰会发布、推介了包括姚新生院士团队的接骨木活性部位抗骨质疏松新药及相关产品开发、侯立安院士团队的云式无菌空气净化器等30多项院士专家最新、最具代表性创新成果 , 促进有明确产业化前景和产业化资源需求的成果、项目与大湾区及东莞当地的投融资机构进行深入接洽 。 与此同时 , 三年来广东院士联合会仅在东莞累计梳理超过150家企事业单位需求 , 推动超过30家企业与院士团队建立了合作 。
本届院士峰会活动进一步丰富 , 设置七大板块14个专项活动 。 随着院地合作进一步深化 , 可以预期 , 越来越多的专家院士到东莞开展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 , 为东莞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决策咨询
凝聚智慧推动科学城建设
从2015年第一届院士峰会开始 , “问计院士”咨询会便是院士峰会必选动作 , 也是峰会的“第一品牌”活动 。
2020年7月 , 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 面向全球代表国家深度参与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 ,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 用好顶尖智囊机构“第一品牌”活动 , 必将成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路上的强大支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