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梦文章 中国梦文章1000字左右


5月22日 ,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 。一餐一饭 , 粒粒缅怀;国士远去 , 影音长留 。
我们缅怀这位共和国的建设者、奉献者 , 因为他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 无论是爱国情操还是科学精神 , 都令我们这些后来者高山仰止 。民以食为天 , 没有他 , 粮食饭碗可能不能完全“端在我们自己手中” 。袁隆平见过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灾荒 , 看见过路边饥肠辘辘的穷人 , 他深知粮食对于中国是多么重要 , 并暗暗发誓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 。如今 , 诺言早已兑现 , 他的一生就是勤奋者的一生、奋斗者的一生、教育者的一生 。
我们要向袁隆平学习立志做大事的勇气担当 。袁隆平生于炮火纷飞的年代 , 幼年和青少年时期颠沛流离 , 随父母辗转于北京、天津、重庆、江西、湖北等地 , 但他一心向学 , 立志做大事 。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 , 他不断超越梦想:实现水稻亩产1000公斤 ,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 他做到了;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 为解决人类饥荒作贡献 , 他做到了;2020年 , “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 , 达到了802.9公斤 , 在我国盐碱地上种出高产水稻的梦想也很大程度上实现了 。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 , 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 。可以说 , 袁隆平是一个敢想敢为的人 , 一个为国家、为民族、为世界做大事的人 。
我们要向袁隆平学习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 。袁隆平喜欢农业 , 违拗父母的安排 , 毅然选择水稻杂交作为他一生的事业方向 。他的执着体现在他的不屈不挠 , 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下田实践 。他每天在田里 , 头顶烈日 , 浸泡在水中 , 一行行、一垄垄、一簇簇地耕耘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 一找就是6年 。在研究“中国超级杂交水稻”时 , 他的目标定在亩产1000公斤以上 , 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一次次失败 , 一次次钻研 , “不是在稻田里 , 就是去稻田的路上” , 这就是袁隆平的日常生活 。科学总是回报给有心人 , 科学总是向执着者低头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 , 最终获得丰厚的回报 。2019年 , 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
我们要向袁隆平学习甘于平凡的耕耘精神 。袁隆平虽然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 , 但家庭教育得天独厚 , 父母希望他有更好的选择 , 如从医等 。可是 , 他选择了最“底层”、最“土气”的农业作为终生志业 , 因为他想的不仅仅是他自己 , 还有他的国家和民族 。从1953年到1966年的12年时间 , 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 具有震撼意义 。衣着朴素、一生简朴的袁隆平用他平凡的经历、耕耘的精神 ,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科研之余 , 他兢兢业业、勤恳育人 , 带出了一代又一代学人 。正如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对他质朴而又深刻的评价:“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 , 一介农夫 , 播撒智慧 , 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 , 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