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卓越工匠从这里走来

“给虾青素穿上‘一件小衣服’ , 这样它就不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稳定性也将提高不少 。 ”为解决虾青素不溶于水、氧化降解和生物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专门组建了以周庆新博士为核心的技术攻关团队 , 经过一年多的攻关 , 逐步掌握了虾青素应用技术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技术 。
如何才能培育像周庆新一样具有匠心精神的新时代教师工匠?近年来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探索新举措、新路径,在同类院校中率先制定《卓越教师培育工程实施办法》 , 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与量化指标 , 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 搭建技艺传承平台 , 让每位教师在精益求精中历练职业操守 , 让匠心融入课堂与实训的每一个环节 ,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更多具有匠心精神的新时代工匠 。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习得匠技 , 是打造卓越工匠的关键所在 。 为了培养学生耐心、仔细、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 , 学校在实训中融入匠心培育环节 , 将规范操作与行业标准实现零距离对接 , 制定系列卓越标准 , 让匠心精神内化为师生的行动自觉 , 同时 , 在41个专业中开展卓越工匠选树活动 , 评选出100名卓越工匠和10名工匠之星 , 为师生践行工匠精神树立标杆 。
不仅如此 , 在日职“卓越工匠”培养中 , 学校还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共建 , 直接将项目引入实训室 , 将实训接入生产车间 , 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和现代工匠培养 。 学生累计在国赛中获奖40余项、在省赛中获奖150余项 , 不仅为当地企业培养了2万余名能工巧匠 , 更在全校培育了深厚的匠心文化 。
位于莒县的赵家石河村 , 是一个保存着原生风貌的古村落 , 为了申报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 林德山老师带领团队撰写完成了几万字的申报书 , 历经数十次修改 , 在两年的深入调查中 , 提炼总结出“四零八乡”旅游发展模式 。 2019年 , 赵家石河村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和文旅部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 团队已累计协助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A级景区、乡村技艺馆等28处 , 成为日职匠心服务地方的生动写照 。
为提升教师科研技术服务能力 , 引导教师成“匠事” , 学校制定了社会服务激励办法 , 构建了应用性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体系 , 通过建设1个国家众创空间、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级研究实验中心和1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 为教师开展新技术研发、应用技术推广、智库咨询提供平台 。
匠心培育工程让教师科研技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 学校与政行企联合开展新技术研发 , 承担“国家星火项目”13项 , 省部级项目100余项 , 开展横向技术服务1000余项 , 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亿元 。 学校还开发专业课程培训服务包、技术服务包 , 优化培训课程资源 , 为日照市“产业强市”提供人才和智库支持 。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02日第11版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卓越工匠从这里走来】作者:通讯员 孙立伟 本报采访人员 杨三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