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双十一怎么玩 天猫双11推会员玩法( 二 )


从品牌说,会员运营带来的效果:
客单价以及复购率上升;会员的LTV(生命周期总价值)将得到极大提升;
品牌到一定程度,定要走向会员,因为会员才是品牌的真正用户资产 。
会员价值的递进
从双11透露的时间节奏表看,与「会员生日礼」并行的还有「会员挑战计划」 。
完成挑战计划,获得优惠券的使用日期,都是21年12月1日—22年2月8日,也就是说,消费者在双11完成的会员挑战计划,实际上是为大促结束之后留有一个优惠的窗口 。商家体验也会更好,相当于通过专属优惠券拉高了客单价,同时埋了个长线复购的种子 。
其背后的逻辑,是把双11当成一个蓄水池,大促流量集中爆发,但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都希望将转化目标,从脉冲式,逐渐变为持续增长的稳定产出 。
天猫快速消费品事业部总经理激云曾在采访中提到,品牌获取新客最好的时间点就是在大促和品牌的大营销IP阶段,而新客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都会持续给品牌贡献长线的价值 。
而在存量时代,从人群运营到会员运营,是品牌实现拉新后最该重视的价值选择 。
双11上线的「会员挑战计划」,是电商平台谙熟的运营手法,在品牌店铺的会员中心,用户可以看到关于积分、实物礼品等挑战计划 。但不管形式与内容设计如何变化,核心目的都在于:提供专属服务,让需求得到快速满足,锁定优质人群 。
这是会员价值的递进 。
对商家来说,大促并不是一次“赚钱”的机会,无论是曝光成本还是物流、营销投入,都随着成交量的放大而水涨船高 。双11这种超级IP的价值点,在于公域流量的稳定增长,此次商家提供优惠的力度直接关系到公域透传的效果,按照平台的规划,会员触达会在双11主会场,淘宝搜索穹顶等区域展示,商家需要的其实是在这个爆发期做好人群的积累,在后续的平销中实现长效转化 。
双11的逻辑变了
天猫商家和行业负责人吹雪曾提到过,在大促节点推进会员运营的内因:平台这两年加大了在会员的产品建设,商家和品牌的用户资产沉淀在加速,需要开展不同层次的经营活动,满足日常销售和周销、大促,以及站外等场景和站内经营相互拉动,让会员运营在618有了爆发 。
双11前公布会员玩法,也是同理,会员在承接确定性增长的同时,还成了调节复购周期,以及提升客单价的一个砝码 。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会员运营需要在大促期间完成,而是大促恰好成商家在完成会员运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这也代表着双11背后运营逻辑的变化 。原先商家和消费者,对于双11的认知都不外乎一年中最大力度的促销,价格成为最直接的引线,而随着内容平台不断与电商平台形成交互,大促逐渐常态化,“新品”、“爆款”更多的成为双11的核心词 。
直到现在,加强会员的经营力度,代表着平台和商家开始对消费人群进行分层运营 。这场大促,将成商家比拼精细化经营的最好机会,商家如今多平台开店,更像是在不同渠道上进行着各自的较量 。
尤其是在618、双11这样的时间节点,商家爆发需要有大的公域 。
在不久前的抖音商家大会上,抖音强调了品牌自播的价值,快手也在不同场合透露“三个”大搞的决心 。拥有公域流量的优势,让抖快快速切入抢得市场份额,但品牌经营需要有自己的阵地,在内容平台的私域能力建设尚未成型之前,商家就会把平台当做一个直播带货的渠道,然后跑在微信搭建自己的私域池,或者继续走抖音投放、天猫转化的路线 。
反向说,拥有私域能力,但缺乏公域和电商心智的微信,也很难让商家持续的进行投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