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手足口病的孩子会恢复吗


“手足口病”是什么?
但好在大部分患病宝宝的症状都很轻微,一周左右就会自愈,严重的并发症只有1%的发生率 。
听起来好可怕,宝宝不幸中招该咋办?

得手足口病的孩子会恢复吗

文章插图
“手足口病”并不可怕,是一种常见疾病 。宝宝不幸中招时,家长不必过于惊慌 。
做好护理和观察即可,平和的心态更有利于孩子的疾病康复 。
所以,当孩子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状时,家长可以这样做:
1.及时就诊,让医生判断 。
2.家庭应对主要措施有:
避免酸辣刺激(包括橙汁等)食用柔软温暖的食物,饭后漱口等
父母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 。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
3.如果有脱水状态(尿少,唇干,无泪,嗜睡等)、拒绝进食、体温≥39度、发热超过3天等情况请及时就诊或复诊 。
提醒: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或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
也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
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关键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 。
这里分享一下公认的15字防病要诀:常洗手、勤通风、喝开水、食熟食、晒衣被 。
首先: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最好措施 饭前便后洗手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卫生知识
可是很多宝贝,包括成人都不以为然,其实饭前便后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最好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没有接触传染源,可以用肥皂或清水洗手,把手洗干净就可以 。
如果有直接接触到患者的分泌物、含病毒的液体,可以用消毒液洗手 。
3岁以内的宝贝,成人应帮助其常洗手
尽量照看好宝贝不要让宝贝吮吸手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提醒:消毒纸巾不能代替洗手,每次洗手的时间,最好在20秒以上 。
专业洗手七步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个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
第七步:手腕处相互揉搓 。
其次: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本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宝贝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
家长应经常处理家里的垃圾杂物、保持干净整洁
早晚定时打开门窗通气,不要长时间让宝贝呆在密闭的空间里玩耍 。
在季节交替,本病流行期间,免疫力低下
体质较弱的宝贝尽量不去人多、环境拥挤的公共场所 。
提醒:居室内应两至三小时进行一次通风换气 。
再次:勤晒衣被、衣裤,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 。
家长应定期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衣裤、尿布进行消毒
每日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 。
将衣被阳光曝晒, 高温(大于50摄氏度)、紫外线、含氯的消毒液都可以消毒
含氯的消毒液可以按照说明书稀释使用 。
提醒:儿童玩具最好每周一次用3%的漂白粉浸泡消毒 。
多喝开水、注意休息,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合理安排宝贝的一日生活,注意饮食质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