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进入2022年 迈入2022年前


双11刚结束,阿里巴巴就发布了截止9月30日的最新一季财报 。过去3个月,总收入2006.9亿元,同比增长29%(剔除高鑫零售部分增长16%);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285.24亿元,同比下滑39%;
阿里生态全球消费者12.4亿,单季增长6200万,其中中国消费者9.53亿(淘宝天猫的电商用户,也包括优酷等非电商用户),围绕内需、全球化和云计算三大战略持续投入;
15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目前已完成51.475亿美元,这是一个进展的公布;

什么时候进入2022年 迈入2022年前

文章插图
从这个季度开始,新增ESG内容的披露 。社会责任投资和经营状况共同组成了一个企业完整的AB面 。
三季度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商淡季,阿里的财务表现说不上漂亮,让乐观者和悲观者都有充分的自信理由 。乐观者会说:市场一直预计淘系电商已经逼近天花板,事实却是:大基数下依然有双位数增长,对社区商业、淘特、本地生活等多赛道布局,全球化驱动来涵养整个生态,获得长期增长 。悲观者则会说:行业监管趋严,增收不增利,可能会是未来几个季度反复争议的话题 。
稍早前,腾讯、网易、百度、京东相继发布了财报,对应的同比增长了13%、19%、13%、25.5% 。这些成立20年左右的传统巨头们,在2021年的营收增速,已经全部降至30%以下 。
这意味着,增速下滑不是某一个公司的问题,而是行业问题 。变化是常态,消费者和市场环境都在变,战场不再是当年的战场 。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狂飙突进的时代过去,流量开始见顶了 。
此时此刻,当阿里乃至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站在十字路口之时,阿里管理层在“想什么”,是一件很有指导意义的事情 。
01阿里求变
观察阿里,以电商为主的商业进化,新业务的布局,是一个合适的切入角度 。它将整体业务分成了四大版块:商业,云计算,数字娱乐以及创新等其他业务 。
其中淘系电商(淘宝/天猫/聚划算等)占总营收的比例逐年下降,这个季度已降至36% 。服装和配饰等优势类目的放缓,腾讯、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的分食,让阿里感受到了压力 。
很多人认为淘系就是阿里电商的全部,这是认知盲区 。淘系是最稳定的基本盘,是支点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张勇说过,阿里现在的策略是通过增量投资的方式,在手机淘宝之外开创其他APP来形成一个手机端APP矩阵 。翻译过来就是,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会有不同的偏好,这需要不同的产品来承接差异化需求 。这也被称为“多端策略” 。
征兆的开始,往往是一次大的组织调整 。今年5月,阿里集团进行了最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全面推行“板块式治理”,直接的动作是把高德、本地生活、飞猪整合成生活服务板块 。阿里的思路是:通过“板块式治理”打造淘宝之外的更多引擎 。
财报中,性价比消费、社区商业平台和本地生活服务予以单独成列 。分别对应淘特(原名淘宝特价版)、淘菜菜和饿了么 。淘特的AAC(年度活跃人数)超过2.4亿,单季增长5000万,随着战略地位在集团内上升,阿里用户增长的重担,有相当部分压在了淘特肩上 。备受关注的淘菜菜已进入200个城市经营,这个季度的GMV增长150% 。饿了么AAC同比增长28%,订单量增长了30% 。
电商中的分部全面发力,形成了以淘系为主的“1+N”格局,减轻了淘宝这个主端的负担,使淘宝天猫得以集中精力守住供给这一正面战场 。
在新零售、社区商业平台、淘特等“战略投资方向”上,阿里依旧毫不保留的投入——仅上个季度的运营亏损就有127亿,拉低了“商业分部”的EBITA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