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农特产 从炼焦到卖农特产( 二 )


据了解 , 去年首批开业的35个村点 , 村均单量超过50单 , 月销售额突破100万 , 各项数据稳居山西省前列 。与此同时 , 特色中国介休馆也建立起来了 。通过积极挖掘和包装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网销主推商品 ,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使更多的“介休制造”、“介休产品”走了出去 。
此外 , 2015年底 , 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物流公司进驻介休电商产业园区 , 打通了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 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 , 帮助农民借助电商产业和“互联网+”增收致富 。
介休市电商办负责人韩睿表示 , 在现在介休市开展的60多个“村淘”服务站中 , 开展最好的一个月成交量多达百万元 。农村有广阔的市场 , 现在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 利用村淘优势 , 大力开发农村市场 , 有效激发了整个县域经济市场的活力 。同时 , 电商发展还带动了大批返乡农民的就业创业 。
乡甜农场助力介休电商按下快进键
当村淘在介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日渐风靡时 , 另一个与阿里巴巴有关的农产品上行项目也在悄然改变着这个昔日的重工业城市 。
2016年4月 , 介休绵山长寿湾的香小米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乡甜农场”上线 。与其他网销农产品的做法不同 , 绵山香小米有了新“玩法”——不仅卖现货产品 , 更卖小米产出权 。该项目名为“乡甜介休” , 是山西省与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农业”领域的一次探索 。
所谓“乡甜介休”是将介休市绵山脚下1000亩土地分割为6000份 , 通过阿里巴巴“乡甜农场”频道在网上销售 , 消费者下单后 , 将获得农场土地一年的小米产出权 。消费者可以自行耕种 , 也可以托管 , 享受土地的全部农作物产出 , 农场将严格按照无污染、无公害、传统方式进行种植 。
为了让客户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介休小米的纯天然 , 阿里巴巴绿色溯源体系还被接入农场 , 客户随时随地可通过手机视频看到农场的种植情况 , 实现了农产品从农场直达终端消费者餐桌 , 满足都市生活的人们品质追求和便利需求 。此外 , 消费者还将免费获得张壁古堡、介休老城等景点门票和免费住宿等待遇 , 以此带动介休市旅游业发展 。
2016年4月29日 , 该活动在淘宝聚划算上线 , 创造了48小时销售30000余斤 , 网络订单1.29万笔 , 销售额达到25.6万元的可喜成绩 。截止目前 , 乡甜合作社已经完成流转土地200余亩 , 涉及农户25户 , 全部签订了5年合同 , 并领取了土地流转资金 。
据负责人透露 , “乡甜介休”项目建成之后每年可带动介休周边订单式种植3万亩 , 生产小米1000万斤 , 帮助农民实现创收4000万元 , 亩均实现收入2000元 。通过阿里“乡甜农场”平台营销 , 每年可以吸引游客10000人 , 带动旅游、餐饮、住宿实现收入4000万元 , 从而带动山西省中部市县旅游酒店、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特产销售、交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
同时 , 为了跟上电商发展的快节奏 , 介休市政府还不断发力培养专门的电商人才 。2016年11月 , 介休市与业内知名服务商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 为电商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