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墓前长陵路为什么用钢板 刘邦修建长陵风水( 二 )



未央宫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明清紫禁城的6倍有余,未央宫内约有主要建筑40余座,其中最高大的未央宫前殿 居于全宫正中,台基南北长400米 东西宽200米 最高处达15米 。


今天 人们依旧可以找到高大的夯土台基.未央宫由丞相萧何负责营建,其宏大奢侈为刘邦所不悦,他曾怒斥萧何说:天下尚未安定 成败亦无定论 为什么要修建这样宏大的宫殿呢?萧何平静地回答:天子富有四海 只有壮丽的建筑 才能彰显其无上的威严 。未央宫最终在秦宫废墟的基础上 拔地而起,历史最终证明 未央宫的营建 不仅为刘邦及其子孙提供了舒适的生活与办公环境,更彰显了大汉王朝四海宾服的王者气概 。

刘邦墓前长陵路为什么用钢板 刘邦修建长陵风水

文章插图

然而 史料记载 刘邦是一个天生豪爽 喜爱享受的人,这样一个人 怎么会因为修建宫殿与帝陵耗资巨大而忧心忡忡,刘邦 到底在担心什么 。秦朝末年 曾任泗水亭长的刘邦 押送一队“骊山徒”前往骊山为秦始皇修造陵墓,秦始皇陵的工程异常浩大,“骊山徒”们畏惧即将到来的严酷劳役 纷纷半路逃亡 。不久 这对“骊山徒”便所剩无几,即便准时抵达骊山,刘邦也将面临严酷的惩罚,以秦代律法之苛刻 刘邦凶多吉少 。思虑再三 刘邦决定趁夜放走所有的“骊山徒”,自己则落草为寇 。多年之后 他将亲手埋葬这个 逼迫自己流落江湖的王朝,开创崭新而辉煌的历史 。


可以说“骊山徒”的逃亡 间接促成了刘邦的反叛,当年 秦始皇横征暴敛,驱使70万人为自己修建陵墓,历时39年方告完成,最终却成为了 导致秦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帝陵的营造对国家消耗巨大 极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作为曾经造反的当事人,没有人比刘邦更懂得这一点,他担忧的是 如果自己也想秦始皇那样 穷奢极欲的营造帝陵,就有可能逼反第二个 甚至第三个 第四个刘邦 。


实际上 汉初的国家条件 根本无法与秦朝相比,历经战乱的国家一贫如洗,皇帝甚至找不到四匹同色的马来拉车,大臣只能乘坐牛车,以秦之强 尚且不堪承负帝陵营建,何况疲敝的汉朝 。于是 刘邦陷入了两难,帝陵 必须要修 而且要修的宏大壮丽,如何才能在达到这一目的同时 维护社会的稳定 避免亡国之危呢?今天 我们已经知道 刘邦最终还是为自己修造了恢弘壮丽的长陵 。这是西汉王朝的第一座帝陵 意义非凡 。
长陵的名称 从何而来
刘邦墓前长陵路为什么用钢板 刘邦修建长陵风水

文章插图

长陵又名长山,是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合葬墓,坐落在长安城北的咸阳原上 与未央宫隔渭水相望 。长陵之所以得名,于此地古名长平或长平坂有关 。同时 在古代汉语中 长通长 长者 尊长也,刘邦贵为开国君主 其陵曰长 实至名归 。长陵陵址选在了咸阳原的最高点,位于秦咸阳宫旧址之畔,长陵以东是陪葬墓区,陪葬墓从陵园东门一直延伸到泾河岸边 绵延7.5公里,长陵以北 则是面积巨大的长陵邑 。


长陵的陵园遗址至今尚存,陵园平面呈方形 边长780米 周长3120米,陵冢zhong3位于陵园的南部,高祖陵在西 吕后陵在东 相距约280米,巨大的帝陵封土堆呈覆斗形,全部由黄土夯筑而成,底部东西宽153米 南北长135米 整体高 达31.94米,远远望去 如峰挺立 巍峨雄壮 。
刘邦墓前长陵路为什么用钢板 刘邦修建长陵风水

文章插图

长岭的陵园内外 布满了豪华的寝殿 便殿等礼制建筑,俨然是为刘邦营建的另一座大型宫殿,实际上 长陵的规划布局 的确借鉴了西汉长安城的规划布局 。寝殿是汉代皇帝陵园中的主要祭祀场所,长陵的寝殿内 陈设有汉高祖的 衣冠几杖 象生之具,也就是刘邦生前的服装冠冕 。每天 都有专人恭恭敬敬地 为其送上四次饮食,并严格遵守 随鼓漏 理被枕 具盥guan4水 陈严具的规则,这就是日祭于寝的礼仪制度 。便殿 是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前后,共参与人员休息的场所,这里同样供奉着皇帝生前穿过用过的衣物,供后人四时祭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