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的陪葬墓区规模巨大 陪葬人数近百人,每个墓冢占地不多 井然有序 。那些曾经跟随刘邦 出生入死的功臣 如萧何 曹参 周勃等人 死后大多陪葬长陵 。周勃墓 是长陵陪葬墓中 声名显赫的一座墓葬 。
周勃 为汉初名将,从公元前209年起就跟随刘邦 深得刘邦信任,在周勃墓的从葬坑中 出土了驰名中外的 三千彩绘兵马俑 。这些兵俑 大的有近50厘米高 小的有45厘米高,虽不及秦兵马俑高达 但个个威武雄壮,他们身披铠甲 手持武器 似乎随时准备踏入战场 。
随着考察的深入,考古学家在周勃的墓葬中,发现了两百余枚玉片,个别玉片上还残留着银丝,显然 周勃是身着银缕玉衣下葬的,这在西汉 是极高的丧葬规格,只有对国家 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大臣,才能享有此等殊荣 。今天 人们无法亲眼见到 长陵帝宫中究竟如何富丽堂皇,只有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勘测,去推测这座西汉第一帝陵内部的风采 。
周勃的墓葬 正好从另一个角度 展现了长陵的高贵与辉煌 。种种迹象表明 刘邦并没有使自己的陵墓规格缩水太多,西汉王朝 也没有走上秦朝覆亡的老路,刘邦究竟进行了怎样的精心谋划 才做到了这一点,答案 也许就在这片库里长陵不远的 秦咸阳宫遗址上 。
为什么要将自己的陵墓 修建在前朝国都宫阙之畔

文章插图
咸阳北阪 是咸阳原的另一种称谓,秦王朝建都咸阳 于咸阳北阪营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咸阳宫 。秦末乱世中 项羽率军进入关中,对秦王朝的巨大怨怒 令他丧失了理智 竟将咸阳宫付之一炬,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 方才熄灭,咸阳宫成为一片废墟,这很可能为刘邦修造长陵 提供了绝佳的场地和建筑材料 。咸阳原地势高亢 黄土深厚,是关中腹地唯一山环水绕之俊岌坂原,秦国建都与此 正是看中了咸阳原绝佳的风水,刘邦和他的谋臣们对这样一块土地,自然也是青睐有加,在这里营建长陵 意义非凡 。
长陵居高临下,以一种胜利者姿态俯视着前朝宫殿的废墟 。在刘邦看来 在秦咸阳宫废墟旁修建长陵,经济上可能有三大好处 。其一 项羽一把火烧掉了前朝的宫殿,正好腾空了咸阳原 节省了大笔拆迁费用;其二 咸阳宫规模空前,大火不可能将所有建筑材料烧毁,还有很多能够使用的材料,可供营建长陵之用 。如此一来 长陵建筑材料的采购 运输费用大大降低,有效减轻了国家负担;长陵选址咸阳宫畔的第三个好处是可以通过渭桥 将咸阳原与长安城连接为一个整体,从咸阳原上搜寻到的物资与建材,不仅可供长陵营造使用还可以通过渭桥送入长安城 支援未央宫的营建 。经济难题得到了近乎完美的解决,然而 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伟大政治家,刘邦的眼光看得更长远,他还要为长陵寻找重要的政治意义 。长陵不仅仅是一座帝陵,更将成为维护王朝政治稳定的屏障 。那么 刘邦是怎样达成这一目的的呢?
为什么要驱动千万人 来为自己守护陵墓

文章插图
【刘邦墓前长陵路为什么用钢板 刘邦修建长陵风水】
长陵以北 刘邦营建了一个叫做长陵邑的县级行政单位,作为特殊行政区 为自己守护陵园 。陵邑 又称陵县,通过迁徙大量人口在陵墓旁而形成,是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 。陵邑源于秦代,秦始皇为自己修建陵墓时,曾营建骊邑 。刘邦的长陵邑不仅规模巨大 而且暗藏天机 。西汉立国之初 国力羸弱 政局不稳 面对实力不容小觑的秦末旧贵族和军事集团,刘邦感到十分头疼,这些旧贵族往往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政治上也能一呼百应,如果处理不当 恐将重蹈强秦的覆辙 。同时 汉初实行的是特殊的郡国制政体,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始终令刘邦心中难安 。
- 刘邦依汉初三杰之张良计定江山
- 坟墓前种树好不好 墓地后面种果树好不好
- 风水坟墓前长满了很多杂草 坟上长草好不好风水
-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的句子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 墓前有树挡住好不好 树能挡风水吗
- 汉宗福原风水 汉高祖风水
- 冲天凤凰地风水 风水倒骑冲天凤凰如何点穴
- 楚汉战争时刘邦夺了关中为何此时项羽去攻打齐国的田荣而不打刘邦?
- 刘邦子孙后代关系图表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嘛
- 刘邦的子孙后代列表,刘邦的后代姓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