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种植与生长条件 白芍种植技术( 二 )


【防治方法】芍药收获时 , 将残枝病叶收拾烧毁 , 减少越冬菌源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作高畦种植 。药剂防治可用三唑酮、农抗120等 。
2、灰霉病
病菌主要以菌核随病叶遗落在土中越冬 , 5月开花后发病 , 6-7月较严重 , 并一直危害地上部分枯死为止 。阴雨连绵或露水较大的情况下 , 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芍药地要实行轮作 , 选择无病种芽进行种植 , 雨后及时排水 , 平时增强田间的通风透光度 , 药剂防治可选用多抗霉素、异菌脲、速克灵等 。
3、根腐病
主要危害芍药的根部 , 受害植株根部常出现半边水渍状的腐烂 。
【防治方法】下种时用多菌灵浸种 , 主要应注意开沟排水 , 降低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可选择恶霉灵、福美双等 。
虫害防治
1、蛴螬
5-9月危害严重 , 幼虫蛟食白芍根部 , 使芍药的根部表面形成许多斑孔 , 影响产量和质量 。
【防治方法】用辛硫磷或乐斯本浇灌 。
2、小地老虎:一般4月-5月份危害严重 。
采收加工
芍药以根入药,用种子育苗的4—5年 , 用芍头栽种的3~4年收获,于9月采挖 , 除去根茎及须根 , 洗净 , 刮去粗皮 , 入沸水中略煮 , 使芍根发软 , 捞出晒干,一般亩产干品250千克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