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之若鹜是什么意思造句 趋之若鹜是什么意思


“趋之若鹜”出自《史记·货殖传》 。其中说:“走死地如鹜者,其实皆为财用耳 。” 意思是,为了谋取钱财,像成群的鸭子一样不顾性命地奔向危险之地 。后来,人们便将此语紧缩成“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先恐后地追逐某一事物,大多用于不正当的负面事物 。例如:
(1)“蝇头之利几何,而此辈趋之若鹜 。”(清·李渔《笠翁文集》)
(2)白云观就是他纳贿的机关,高道士就是他作恶的心腹,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鹜呢?(《孽海花 。第二十七回》)

趋之若鹜是什么意思造句 趋之若鹜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历史上,也少数“趋之若鹜”用于正面事物,例如:
(3)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座常满 。(《明史·萧如薰传》)
但是现在“趋之若鹜”只用于负面事物 。权威工具书明确指出,这一词语“含贬义” 。如《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新华字典》的释义为:“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很多人争着去,含贬义 。”《新华多功能字典》解释说:“‘趋之若鹜’是说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比喻许多人争着追逐名利 。”这些诠释告诉我们,“趋之若鹜”含贬义的语意特点明显而确定 。
下面是工具书中“趋之若鹜”的用例:
(4)不要对名利趋之若鹜 。(《现代汉语词典》)
(5)只要有利可图,这些人就趋之若鹜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例(4)至(5)中,“趋之若鹜”都含有明显贬义 。有趣的是,《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9年版)中,给“趋之若鹜”列出的“近义词”是“如蝇逐臭”,贬义显而易见 。可以说,“趋之若鹜”含贬义,是现今语文生活中的共识和通行、规范的用法 。
“该家族在当时社会享有崇高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与文化地位,乃社会舆论引导者”是说,“该家族”是社会尊崇的“社会领袖”,意思是正面的,而“趋之若鹜”含贬义,不合句意 。宜改为“众望所归”“深孚众望”等 。
使用成语不仅要领会词义,还要把握感情色彩 。“趋之若鹜”的感情色彩是贬义的,只宜用于负面事物,不宜用于正面事物 。反之,褒义色彩的词语只宜用于正面事物,不宜用于负面事物 。如“百里挑一”是说人或事物非常优秀、十分难得,是褒义的,只宜用于正面的人或事物,不宜用于负面的人或事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