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鱼养殖技术修订版 多宝鱼养殖技术( 二 )


养成管理
1、水质与换水
养殖用水质量好坏与否关系到养殖的成败 。养殖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水温、水质变化情况 , 定时测量水温、溶解氧、盐度、pH值、氨氮、硫化物浓度等 。池塘养殖用水的调节 , 可通过调节换水量来控制 。换水量的大小与水温成正比 。
2、饵料营养与加工
多宝鱼为肉食性底栖鱼类 。将维生素与面粉搅拌均匀 , 再与鱼粉、酵母粉混合 , 然后加鱼油混合均匀 , 加入鲜杂鱼、鲜杂虾(或冰冻鱼虾破碎) , 以上混合物一起放入造粒机中搅拌 , 制成颗粒饲料 。加工湿颗粒饲料的原料主要是鲅鱼、沙丁鱼、鲐鱼、面条鱼、青鳞鱼及其他杂鱼 , 要求新鲜度好 , 新鲜度差或冷冻时间过长的不能用 。在养殖过程中 , 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复合维生素类 , 加强鱼的营养 , 防止因营养缺乏而发病 。要注意加工的饵料要当天投喂 , 剩余的妥善冷冻储存 。最长储存时间不能超过2天 , 以防变质 。
可使用符合营养要求的商品性饵料 。注意当水温较低或较高时 , 可适当减少投饵次数和投饵量 。原则上不能有残饵 , 在药浴前不能投饵 。
多宝鱼鱼病防治
1、弄清鱼病的发生原因
(1)水温变化:鱼类属于变温动物 , 不能调节体温 , 鱼类的体温随着生活环境水温的升降而变化 , 水温的突然变化 , 会造成鱼类死亡 。一般当仔稚鱼体温变幅超过2℃、成鱼超过5℃时 , 鱼处于应激状态下 , 此时最容易死亡 。
(2)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鱼类的耗氧量较高 。鱼类生活环境的溶氧量经常处于不太充足的状况下 , 尤其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 , 经常发生缺氧现象 , 鱼很容易得病 。因此 ,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增氧措施很重要 。适宜的溶解氧一般为4毫克/升~12毫克/升 , 最适宜为8毫克/升~9毫克/升 。
(3)COD:小于3毫克/升 。如果水中的氨氮、COD含量太高 , 水质腐败 , 容易发生病害 。
(4)pH:以6.0~9.5为宜 , 最佳为7~8.2之间 。养殖过程中只要注意经常观察、化验 , 比较容易掌握 。
(5)盐度和温度:环境适应能力强 , 是多宝鱼相对于其他鱼类的明显优势 。其适盐范围在0~60 , 最佳5~35 , 它甚至可以在淡水中生长 。水温生存范围为1℃~35℃ , 养殖适宜范围为18℃~30℃ 。
(6)饵料:鱼类也往往“病从口入” ,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饵料很重要 。鲜活饵料和配合饵料的配备 , 既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和新鲜度 , 又要避免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饲料蛋白质要求32%~48% , 最佳38%~48% 。养殖8个月~12个月一般可达到600克~800克左右 。
2、鱼病预防措施
(1)放养密度:鱼苗的放养密度要适宜 , 放养密度过大 , 造成投饵量和鱼的排泄物增多 , 使溶氧量降低 , 水质恶化 。
(2)换水量及除污:随着鱼苗的增长 , 要逐步加大换水量 , 一般5日~10日龄日换水1次 , 换水量30%~50%;11日~20日龄日换水2次 , 换水量40%~60%;20日~30日龄日换水2次 , 换水量50%~70% 。每1天~2天吸污一次 , 池塘每年要进行池底清淤 , 室内水泥池要及时吸底 , 清除杂质 。
(3)过滤净化:大棚养殖用水至少要进行沙滤净化 , 沙滤的细沙粒径0.15毫米~0.25毫米 , 厚度60厘米左右即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