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君穷
在三亚海棠湾,碧海蓝天之间,静卧着一个不规则蝴蝶状的小岛,如一颗翠绿的宝石,与海岸上成片的高档酒店相映成景 。这是蜈支洲岛,也是三亚著名景点,一年游客量可达300多万人次 。
在人声鼎沸的小岛上,有座小庙目前却显得有些冷清 。如今这个庙名为妈祖庙,供奉中国东南海边渔民的信仰之神妈祖,也叫天妃、天后娘娘 。但这座小庙初建之时却不是妈祖庙,而是国内都不多见的仓颉庙 。
120年前,同样是一个庚子鼠年的春天,当时的崖州知州钟元棣在蜈支洲岛创设了一间仓颉庙 。回溯历史,我们不难从史志中找到当年创建仓颉庙的一些情形 。
仓颉庙的由来
蜈支洲岛是一个历史并不悠久的名字,相传在三亚设市当年,政府在核实地名时,当地渔民提供了一种说法,认为该岛很像一种名为“蜈支”的海洋生物,遂将该岛改名为蜈支洲岛,并沿用至今 。
而以前,蜈支洲岛在官方史志里的记载是叫古崎洲,因古“古”与“牛”在当地方言中相似,也有称牛崎洲 。
在光绪《崖州志》中记载,古崎洲在城东一百六十里,这里的城是崖州城 。今天的海棠湾一带当时属永宁乡,寓意很好 。从海岸到岛上的距离约二十里,远远望去,古崎洲“横黛形如一字,峦壑清幽,石壁奇峭,永宁乡之屏障也 。”这一段记载写出了古崎洲的美,在严肃的地方志中,很少使用这么清丽的文字形容一个地方 。
光绪戊戌夏,即1898年的夏天,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发起了戊戌变法,在全国改一时新制 。而在远离北京的崖州,一位名为吴华存的游方道人却登上了古崎洲,他带着徒弟来到岛上住下,还创设了一间草堂,用作谈论玄学的场所 。
第二年农历七月,一位名为钟元棣的浙江海宁人从广州调任崖州,任知州,是崖州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 。不知钟元棣具体是何时发现古崎洲这个小岛的秀美风光的,也不知道他是否与吴华存有过交谈,但在他到任的第二年,也是就1900年的春天,钟元棣开始在岛上修建仓颉庙 。
没有修建资金?钟元棣把自己正俸之外的养廉银给捐出来,然后倡导大家一起修建庵堂 。庵堂修建好了,里面供奉着“仓颉字祖”,以及如来佛像 。匾额上题名为“海上涵三观”,今天已经无法具体了解这“涵三观”作何解释 。而清朝覆灭后,当地渔民不知仓颉为何人,于是将此庙改作妈祖庙 。
钟元棣又是何许人?为什么古往今来海南流水一般的官员,只有他会倡议修建仓颉庙?海南的地方志中关于钟元棣的记载很少,原因是钟元棣在海南只当了一年多时间的官 。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的十二月,他的接任者姚绍书就已到任 。而当1901年,由他主编的光绪《崖州志》初稿完成,邀他作序时,他人已身在广州 。
钟元棣的科举成绩并不好,只有一个附贡的功名 。但他为人偏爱文墨,在崖州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曾为崖州新八景赋过诗 。而且此人颇有胆识,刚到任崖州就遇上“匪患”,他不带一兵一卒,深入到“敌营”,他“谕以威,责以义,不下数万言 。”终于把对方说动,全部投诚,发誓不再叛乱 。
这样一个不爱兵戈,崇尚文学的人,他能在海南修建一座庙来祭祀仓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且从他后来的经历看,他对杭州一带的风土颇熟,而当时杭州西湖的吴山上就有一座仓颉庙 。
仓颉造字传说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名史皇氏、苍王、仓圣 。有研究表明,关于仓颉造字传说 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文献 。
战国时的史书《世本作篇》中记载:“沮诵、仓颉作书 。阻通、仓颉为黄帝左右史 。”这是现知最早提及“仓颉作书”的记载 。相传黄帝时有一只大鸟,黄帝的近臣沮诵(亦作颂)和仓颉看着鸟迹以做文字,此文字之始也 。
- 农村二胎有什么补助政策 农村二胎有什么政策
- 河北农村有一口枯井怎么办 河北农村有一口枯井
- 吉利汽车加油盖开哪个按钮
- 在农村做什么能月入过万 农村养什么月能过万
- 冬天农村集市卖什么小吃最挣钱
- 牛蛙蝌蚪和青蛙蝌蚪区别
- 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是否需要盖公章
- 今年村民委员会换届是第几届
- 适合农村老人做的养殖项目
- 风水前山比后山高 后山大金盖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