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五岳是指
“五岳归来不看山”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 ,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 ,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 ,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 ,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 ,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
扩展资料:

文章插图
三山五岳 , 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 , 世界道教圣地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 , 后为道教所继承 , 被视为道教名山 。
“东岳泰山之雄 , 西岳华山之险 , 中岳嵩山之峻 , 北岳恒山之幽 , 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全世界的风景了!
俗语说“五岳归来不看山” , 也有“恒山如行 , 泰山如坐 , 华山如立 , 嵩山如卧 , 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 。
“岳”在东周春秋前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职称 , 尧时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领就叫“岳” 。后来把主管方岳的官吏与岳官驻地的大山名称统—起来了 , 便出现了代表四方大山的“据道教典范《洞天记》云:“黄帝画野分州 , 乃封五岳 。”黄帝远在五千年前 , 其疆域版图不出中原黄河流域 , 黄帝是否封岳无正史可查 , 但到唐虞三代出现了四岳是无可置疑的 。
历史上各朝京都虽屡有变迁 , 均不出豫、晋、陕、三省范围 , 其所封四岳都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
春秋产生了“五行”之说 , 战国时颇为流行 。由于阴阳学家邹衍等人的大力宣扬 , “五德终始论”越来越盛 。“五岳”之说才应运而生 , 故《诗话》曾说:“唐虞四岳 , 至周始有五岳 。”
中国岳山称名始见于《尚书》 。《尚书》有东、西、南、北四岳 , 而无五岳 。四岳山名见于经书者唯有东岳岱宗 。《周礼·大宗伯·大司乐》始言五岳 , 而不言为何山 。
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才对名山大川较翔实可靠地总结了自五帝至秦代的演变过程:“因为夏、商、周的国都都在黄河与洛水之间 , 所以嵩山为中岳 , 其他四岳各随其方 , 四渎都在山东 。至秦称帝 , 建都咸阳时则五岳、四渎均在东方 。
自五帝以至秦 , 名山大川或在诸侯 , 或在天子 , 不可胜记 。及秦并天下后 , 才有了明确规定:自河南省崤山以东为名山五 , 即嵩山、恒山、泰山、会稽、湘山;大川二 , 即济水和淮河 。”
《史记·封禅书》记载:”岁二月 , 东巡狩 , 至于岱宗;五月巡狩至南岳 , 南岳 , 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 , 西岳 , 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 , 北岳 , 恒山也 , 皆如岱宗之礼…中岳 , 嵩高也…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 , 故嵩高为中岳 , 而四岳各如其方“ 。
综上所述 , 汉之前五岳之制因势而异 , 各有不同 。西周建都于丰、镐 , 以华山为中岳:东周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以后 , 又以嵩山为中岳 , 华山为西岳 。只有东岳泰山和北岳恒山称呼未变 。至汉武帝时 , 确立五岳制度 , 并登礼天柱山封为南岳 。
- 新木乃伊 木乃伊2:归来
- 五岳镇宅符该怎么去使用
- 动漫制作培训学院
- 心情文字短句:你没有如期归来
- 归来归去来下一句是什么 归去来经典句子20句
- 涂料宣传词 油漆涂料广告语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欢迎回家勇士dnf DNF归来
- 您愿为凯旋归来的抗疫英雄们写首赞美诗吗?抒发情感?
- 五岳石在风水中起的作用 风水山海镇是什么东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