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草原民族匈奴和鲜卑的亲属称呼,除了零星见于汉语典籍的几个外都已经无法还原 。幸亏古代突厥人有在坟墓勒石以记录墓主功绩的习惯,我们今天才得以对古代突厥人的亲属称呼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在古突厥语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辈分的概念和汉语很不一样 。在古突厥语中“叔”和“兄”用一个称呼 ec?i,已经出现了把比自己年龄大的父系男性亲属统用一个称呼的现象,这和“父”“兄”同称仅有一步之遥 。
事实上,在新疆东部的绿洲里,我们已经可以找到“父”“兄”转化的实例 。今天的维吾尔语里aka是哥哥的意思,然而在吐鲁番南部的鲁克沁附近,aka指父亲 。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例子出现在哈萨克语之中,哈萨克语里父亲是a?ke,祖父是ata 。和近亲语言如新疆西部的柯尔克孜族的语言相比,哈萨克语的父亲比较接近柯尔克孜语的哥哥(agha),祖父比较接近柯尔克孜语的父亲(ata) 。
这可能和游牧民族的“还子习俗”有关,即长子会把自己的第一个小孩交给自己的父母(小孩的爷爷奶奶)抚养 。自此这个小孩会把爷爷奶奶称作“父母”,而把亲生父亲称作“哥哥” 。如果其他孙辈跟从这个年龄最大的孙辈的叫法,久而久之,本来用来叫哥哥的词就会转而指“父亲”,而本来指父亲的词就会改指“爷爷” 。这样的传统可能在北方民族中由来已久 。北齐皇室受鲜卑影响很严重,根据《北齐书》记载:“(高)纬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 。”南北朝后期,原籍山东琅琊的南渡家族后裔颜之推被西魏俘虏,迁回北方 。当踏足家族两百余年前逃离的北方时,他发现北方人“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并对北方人辈分伦理的轻忽颇为吃惊 。
作为南渡高门家族成员,早已南迁江南的颜氏家族和身边的士族交际圈显然都没有这种辈分错乱的迹象 。当他们在4世纪从北方离开时,这种现象在北方并不普遍 。在200多年间,中原地区受到了北族风俗的严重影响,以至于让回到北方故土的颜之推大吃一惊 。乱辈的风气一直到唐朝都很盛行,唐朝皇室甚至身先士卒,不光“哥哥”兼表“父兄”,还多次出现收养孙子当作儿子的事 。
“女郎”为娘
在“哥”“爷”“爹”纷纷登场的同时,母亲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一个新的词“娘”开始用来指代母亲,这个称呼在初唐开始流行 。在繁体字里,“娘”有两个对应字,一个是“娘”,一个是“孃” 。严格来说,在唐朝时,前者一般指的是年轻女子,后者才指母亲 。
“娘”的出现要早一些,隋之前的碑刻中已经出现了“某某娘”的人名 。此后“娘子”是对女性的称呼 。
莫高窟第98窟是五代时期敦煌的统治者曹氏家族修建的 。洞窟墙壁上绘制了大量的壁画,主要是一些佛经场景的再现 。在墙壁比较贴近地面的部分则是洞窟出资人曹氏家族成员的画像,其中就有“故新妇娘子翟氏供养”、“故女第十四小娘子一心供养出适翟氏”和“新妇小娘子索氏供养”等数幅壁画 。年纪较小的女性称为“小娘子”,年长的则叫“娘子” 。
这种用法并不仅仅限于北方,唐朝乐府诗中有一类诗叫作《子夜歌》,据说是晋朝一位名叫“子夜”的吴地女子所作 。传说未必靠谱,但是《子夜歌》所用的语言有大量的吴地特征,就算那位名叫“子夜”的女子子虚乌有,《子夜歌》也可算是吴地女子创作的产物 。如“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堂 。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作者自称为“侬”,以“侬”为“我”至今仍然可以在浙江很多吴语中找到痕迹,甚至一直延伸到两广一带,像广西贵港的粤语仍称“我”为“侬” 。在另一首诗“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 。空织无经纬,求匹理自难”中则出现了“娘”,在今天江浙地区的许多吴语方言里,年轻的少女仍然称作“小娘”或“细娘” 。我们甚至可以在更南的地方找到“娘”的踪迹 。
- 鹦鹉为什么会说话? 鹦鹉为什么会说话
- 怀孕不当老婆面抽烟可以吗
- 那些是我的哥哥们用英语怎么说 “哥们”用英语怎么说
- 可以无货源开网店吗 无货源开网店能信么
- 丧到爆的伤感网名温柔忧郁
- 老婆不在乎我了怎么办小说 老婆不在乎我了怎么办
- 世界杯摩洛哥和葡萄牙胜负预测
- 世界杯摩洛哥vs葡萄牙比分预测分析最新
- 老婆生日祝福语简短精辟
- 送给老婆晚安问候 给老婆暖心的晚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