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的陷阱作者 孔明的陷阱完整版




孔明的陷阱作者 孔明的陷阱完整版

文章插图
诸葛亮影视形象
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五十多岁就病逝了,死因是积劳成疾 。
诸葛亮的身体是怎么被累垮的?有人说是因为能者多劳,有人说是性格使然,有人说是下属不得力,还有人觉得是对手太强大 。
这些都是原因,但要了解真相,我们还得系统地看问题 。
身为蜀汉丞相,诸葛亮忙到什么程度?凡是打20板以上的案子,他都要亲自做决断 。这就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出了个盗窃案都要求派出所上传文件让他签字,你说他一天还剩下多少休息时间?
当然,诸葛亮除了忙小事,还有很多大事要忙,其中之一就是北伐 。
一个连盗窃案都要亲自过问的人,对打仗这件事不会不上心 。
况且诸葛亮还是个工作狂兼学习高手,他并非将领出身,当上丞相之前主要管的是后勤,仅用了短短几年,诸葛亮就找到了做统帅的感觉,不仅和强大的曹魏打得你来我往,甚至一度让敌人不敢和蜀军正面交手 。
这也让诸葛亮坚定了一个信念:打仗这事儿,还真得听我的!
所以我们看到,蜀汉北伐,重大决策全部出自诸葛亮,他很少采纳过下属的意见,凡事要管就管到底 。魏延通过子午谷奇袭长安的计划,也被他一口否决 。
可惜结果终究不尽如人意,蜀汉连年征战,劳民伤财,几次北伐均无功而返,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含恨而终 。
诸葛亮属于“超人型”的领导,他的忠诚与智慧是蜀汉的一盏明灯,但同时也是一项诅咒 。
蜀汉因为国土面积小,先天就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 。而偏偏在这样的环境里,出了个诸葛亮式的超级能人,这对蜀汉的长远发展,未必是好事 。
因为诸葛亮能力太强,权力有很大,对其他人才就产生了“挤出效应”,诸葛亮表现得越英明,大伙就越得听他的 。而大伙越是听他的,自己的才能就越得不到发挥 。
在人才本就稀缺的环境里,诸葛亮的存在,让蜀汉群臣全都活在了他的“阴影”下,他们对诸葛亮只有抬头仰视的份儿 。
等诸葛亮去世,蜀汉依然没能培育出一流的人才,丞相继任者充其量只是职业经理人,他们只有守成的能力,但没有破局的能力 。
所以,做领导的太强悍,未必是好事,尤其对实力弱小的企业而言,这听起来像个悖论 。
企业越小,老板就越是事必躬亲 。企业越弱,老板管得就越细 。
有些业务出身的老板,因为懂业务,结果把自己变成了包工头,将其他懂业务的能人全部赶跑了 。
有的老板非业务出身,为了抓权自己拼命学业务,结果自以为啥都懂,同样把其他懂业务的能人赶跑了 。
所以,这样的企业永远做不大,因为老板永远不肯雇佣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他自己就是这家公司的天花板 。
很多人误以为:公司还小的时候,招不到好的人才,所以老板最好啥都懂,至少得精通核心业务,等公司做大了,再挖来优秀人才也不迟 。
这就是典型的诸葛亮陷阱,当你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如你,你只会不断强化这种认知,并且让事实不断佐证你的认知 。最后你能够招到的,都是不如你的员工,而你只会进一步认定:这公司没我不行 。
诸葛亮陷阱是能人的陷阱,而不少能人的合作者只有他自己 。
身为员工,当你来到一家发展缓慢的小企业,并发现老板是个控制狂,你得高度警惕 。
【孔明的陷阱作者 孔明的陷阱完整版】因为你在这里不会有成长的空间,你还可能觉得不爽,因为一个有强烈控制欲的老板不会让下属有爽的时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