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别称苏败酱、遏蓝菜苦益菜等 , 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等地方 , 除西北外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 味辛、苦 , 用于中药熬煮时有浓烈的脚臭味 , 有清热解毒 , 祛瘀排脓等功效 ,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吧!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辛、苦 , 性凉 。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归经】肝、胃、大肠经 。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排脓 , 主治肠痈、肺痈、痢疾、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等症 。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黄花败酱浸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 , 对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炭疽杆菌和破伤风杆菌无作用 。黄花败酱口服液及其冲剂、白花败酱冲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白花败酱全草的水煎液在鸡胚内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
2、镇静作用:黄花败酱有镇静作用 , 其中所含皂甙为其有效成分 。黄花败酱的乙醇浸膏或挥发油口服 , 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 且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 。异叶败酱和糙叶败酱挥发油给小鼠灌胃 , 均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 , 前者镇静作用同黄花败酱 , 后者的镇静作用则弱于黄花败酱挥发油 。在挥发油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败酱烯和异败酱烯 , 蒸去挥发汕的药渣醇浸膏和总皂甙都无镇静作用 。败酱的镇静作用比同属植物缬草强一倍以上 。
3、保肝利胆作用:败酱有抗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炎症消退和毛细胆管疏通作用 , 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作用 。
4、抗肿瘤作用:异叶败酱与糙叶败酱在体外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抗癌作用 , 将异叶败酱与糙叶败酱水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 , 对腹水型S180瘤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
败酱草的配伍应用
1、败酱草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 , 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 。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 , 用治肺痈(肺脓疡) 。
2、败酱草与银花、连翘等配伍 , 用治疮痈肿毒 , 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 。
3、败酱草有活血行瘀的功效 , 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 。
4、败酱草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 , 用治肺痈(肺脓疡) 。
败酱草的临床作用
1、治阑尾炎:败酱草30克 , 红藤12克 , 蒲公英30克 , 紫花地丁15克 , 薏苡仁30克 , 桃仁10克 , 红花10克 , 丹皮10克 , 大黄10克 。水煎服 。每日1剂 , 早晚分服 。用药1周为1个疗程 。
2、治黄疸性肝炎:败酱草30克 , 丹皮10克 , 栀子12克 , 茵陈30克 , 大黄10克 。水煎服 。每日1剂 , 早晚分服 。用药1周为1个疗程 。
3、治肺脓疡:败酱草30克 , 鱼腥草30克 , 金银花30克 , 栀子10克 , 连翘10克 , 桔梗10克 , 瓜蒌15克 , 薏苡仁30克 , 冬瓜子10克 , 芦根10克 , 甘草10克 。水煎服 。每日1剂 , 早晚分服 。用药1周为1个疗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