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书的正确姿势 看书的正确姿势


我每年都看不少课外书,可都是“看前激动,看时感动,看后一动不动”,又全部还给作者了!
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给我解了惑,这本书是由日本作家奥野宣之所写,奥野宣之是以信息整理术闻名日本的“笔记本作家” 。
该书通过“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用笔记把读书变为精神财富,重读笔记提高自我”等5个章节教会我们如何选书、购书、阅读、记录和活用书中知识,可以说是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增加自己的精神财富 。

躺着看书的正确姿势 看书的正确姿势

文章插图
全书内容不多,但都是干货,我花了两个晚上看完,如果你和我有一样的烦恼—-过目就忘,就一起来看看这本书的精华部分吧!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前言部分—-“一昧读下去”等于没有读过 。
来阅读我这篇文章的人,很多都是爱读书之人吧?请你先回答这几个问题:
迄今为止,你最喜欢哪本书?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和其他书比起来,这本书好在哪里?
这些问题是不是都不好回答?这还是问你最喜欢的书,要是其他书籍更是忘得差不多了 。
读书,看起来简单,我们拿起书来就可以看,但读书确实是件很难的事,因为看完也差不多忘了,看和没看没什么两样 。
那么到底怎么读完一本书,才能有扎实的收获呢?这就需要你从认真选书开始,读完后再通过记笔记吸取书中营养,从而能够实现高效阅读 。
肯定有人会说,记笔记啊,这也太麻烦了,我又不需要记住书中100%的内容,记住1%或2%书中的精髓就好了,其他的已经看过就好,以后要用的时候自然会想起来 。但是,我们的记忆力可靠吗?
你还记得你昨天晚上都吃了些啥?你是不是要想一会儿才能回答?这么短的时间,你都需要回忆才能想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相信自己可以“理解书的精髓”呢?
而且我们读一本书,特别是实操性的书籍,如果只记住1%或2%的话,肯定没办法执行啊 。更何况你花钱买下一本书,再花时间看完后,你一定更希望记住100%或90%的内容,至少也要记住三分之一呀 。
所以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说的“理解精髓就好”,这只是他们自我心理安慰而已,因为对那些长期坚持读书的人,会随着读书量的增加,也会忘记以前看过书中的1%了 。
只是这样读书,就等于没有读过书,如果读书不能做到“心到、眼到、手到、脑到”,我们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
我记得第一次读到《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时,看完后心想“这真是一本好书啊!我之前怎么没有发现这本书呢!”
过了不到一个月,我上课时无意中给学生提到这本书,发现我只记得这本书的作者和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了,对于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如何做到非暴力沟通早就忘光光 。只好和学生说:“这本书很好,对于解决我们日常人际关系中的互动问题很有帮助,大家可以找来看看!”说完自己都觉得心虚 。
我经常看一些博主的文章,发现他们发表的文章都那么多素材,旁征博引的,这个观点出自哪本书?这个经典名句又是谁说的?都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这些人怎么这么厉害,能记住这么多东西?
有一次我阅读一个号主介绍自己写作经验的文章,发现她在读书的时候,总是准备好笔记本、便签纸之类的随手记录,而且她读书时经常会问自己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怎么论证的?有哪些素材去佐证观点?如果是我写,我会怎么写这个主题?反正他们在看书的时候是带着如何活用书本知识,再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目的来阅读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