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 , 留人难是整个MCN行业最大的问题 。 打造一个IP , 不等于批量制造账号 , 每个IP背后都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 ,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 但IP打造出来之后 , 由于利益分配等问题 , IP与公司走向决裂的情况屡见不鲜 。 在采访中 , 几乎每位MCN老板都有过“背叛”的遭遇 , 即精心打造的主播或自立门户、或被同行挖角了 。
文章图片
有短视频博主对采访人员表示 , 通常主播们粉丝只要达到几十万后 , 就会不断有一些MCN机构和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邀约签约入驻 。 一些不正规的MCN公司去拉主播的时候可能前面说得很好听 , 比如承诺给主播一个月几万的保底工资 , 但主播过去了之后 , 又不一定会兑现承诺 , 里面有很多坑 , 接的商务质量也是良莠不齐 。 此外 , MCN机构往往会夸大自己的实力 。
“我大概率不会再签MCN机构了 。 ”小雨是一名传统电视媒体的主持人 , 2019年底在一个主播朋友的推荐下合作了一家据说很有实力的MCN机构 。 因为还在广电系统就职 , 小雨担心协议中有很多条条框框会带来不必要的约束 , 因此双方没有签约 , 更多的是口头协议 。 合作方式是 , MCN机构会同时在抖音快手帮她做几个口播型的账号 , MCN机构提供文案和录制场地 , 以及剪辑运营变现的一条龙服务 。 等号孵化起来后 , 通过短视频挂购物车带货变现 , 双方分成 , 她的比例为总利润的20% , 并且其中一个号未来可以交给她自己来运营 。 而她需要去到这个MCN所在的城市录制视频 , 通常去一次用一天时间录上几百条视频 , 大概够运营用两三个月 。 用了大半年的时间 , 抖音的账号没做起来 , 快手倒是起来了两个三四十万的账号 。
“他们其实在运营上还是有经验的 , 粉丝确实增长比较快 , 但是我决定不再合作了 。 ”开始变现几个月后 , 小雨决定结束合作 。 “每个月总共只有几十元的利润分成 , 我的付出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 。 而且我是看不到后台自己卖了多少货的 , 就不知道这个利润数据是否真实 。 ”
由于行业前景不明朗 , 不可控因素太多 , 很多机构都想快速变现 , 导致它们对于商务广告来者不拒 。 长此以往 , 不光影响了行业的声誉 , 也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 。 “比如说一个‘黑嘴’广告 , 他接了赚大钱了 , 我有底线我不接 , 最终‘黑嘴’事发 , 整个行业被整顿 , 他和我全封号 , 我什么都没有了 , 但他有钱 。 ”一位财经博主如此举例 。
“我现在的做法是 , 只有完全确定是‘对的人’ , 才会下力气去孵化 , 主播做起来以后 , 再重新分配蛋糕 , 主播拿大头 , 公司拿小头 , 有点类似于麦肯锡的合伙人制度 。 然后尽量把主播合同完善 , 争取留住主播更长的时间 。 ”文星表示 。
04
MCN机构怎样获得资本价值?
“这半年来 , 我一直在见各种投资人 , 但融资始终没有进展 。 ”一中部城市的头部MCN机构负责人小夏告诉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 没有融到资的原因 , 是MCN公司很难去讲好故事 。 “我在见投资人的过程中 , 一直都在思考一件事 , MCN公司怎么获得资本价值?我们虽然有几亿的流量 , 但永远没有留存 , 流量在平台 , 产品是他人提供 , 主播也不是我能掌控的 。 那我们就相当于一个贸易公司或广告公司 , 这种公司又不值钱 。 ”
文章图片
小夏的思考 , 其实涉及MCN机构的价值是什么 , 它对产业的作用是什么 , 它的未来在哪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