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创业故事的短视频文案 有关创业故事的短视频( 四 )


发财梦破碎
柳雪亢奋的创业激情,仅仅维持了不到一个月 。
拉不来新的人,她的热情褪去了一大半,“只是靠用我的账号不断发布校园创业视频,吸引其他学生来私信,一套操作全靠嘴皮子 。” 柳雪觉得没有具体产品,靠发展新会员的返利收益并不稳定 。3月6日,她在会员群里公开提出了质疑 。
次日,一名自称是创业助理的人添加了柳雪的微信,向她宣布了一条“惩罚决定”,“你这个月没拉到人,作为惩罚,下个月提成也都没有了 。”这之后,她才恍然大悟——“实际上这些公司没有实际的项目和产品,只是空壳子 。”
柳雪想退钱 。她觉得自己不仅受了累,也没赚到什么钱,还亏了6000元,怎么看都不划算 。“我一提出退费就被踢出群了,他们还说,让我有本事就去报警 。”柳雪表示,对方曾多次警告她,付费行为纯属自愿,是她自己放弃,无法退款 。而在付款前,双方未曾签过任何协议与合同 。
“我是信任他(吕不)的,所以也信任这个创业 。”虽然未曾谋面,但在整个过程中,柳雪从未怀疑过这个在手机里给她鼓励、教她成为流量博主的创业大佬,柳雪说,她想到这突然滋生出一种“失恋”的感觉,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
受骗大学生提出退款后,遭到创业“导师”拒绝 。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在短视频平台里,吕不还在不停发布着校园创业成功学视频,拉人加盟入会 。除了“流量王”项目外,更多类似的项目应运而生,“有的人先给流量王交了一次钱,又在洗衣店项目里再次续费 。”柳雪渐渐发现,无论是哪种项目,创业大佬们使用的话术和“教学方式”都一样 。
那天,跟着柳雪创业的几个舍友一同陷入了集体沉默 。“其实我也曾怀疑过那些人 。”“咱们怎么没想到那种几天就能咸鱼翻身的故事是神话 。”“真的是脑子缺根弦才会做这样的发财梦,那些人估计就是靠着坑蒙拐骗起家的 。”以往,大家每天都围绕着“创业”聊到深夜,但这次,九点半熄灯前的交流只维持了三两句话就结束了 。
事实上,大多数“创业者”都没有赚到钱 。
半年下来,林阳也发现了端倪 。他表示,对方没有提供承诺的“一对一指导”服务,也没有进行专业培训 。“所谓的项目就像是一个幌子,他们先用一些有产品的项目吊着你,让你入坑,其实都是让你去不断地拉人头 。”此后,林阳提出的退款请求也遭到了拒绝,被踢出了项目群 。
林阳怀疑,那些带头附和的,以及被邀请来分享经验的人应该也是“托儿” 。他回忆,起初进入会员群时,有几个人一直在群内带头附和吕不的发言,时不时分享着自己的创业成果 。而事实证明,根本没有人从项目里赚到钱,那时的林阳,和很多人一样,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
杨某曾是“流量王”核心成员,他向新京报采访人员证实,大多数创业博主采用雷同的套路:成功添加学生微信后,将通过其朋友圈发布一些“成功案例”,使用一些项目中赚取到费用的付款截图让学生们相信,该项目能够真正赚到钱 。“其实那都是假的,伪造的截图,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真的拿到奖励和返利 。”
根据多名大学生提供的付款凭证显示,“流量王”项目的收款方名为浙江国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新京报采访人员调查发现,该企业注册地为杭州市钱塘区,成立于2021年8月13日,为存续状态 。今年1月,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杭州市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经营异常 。
4月7日,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督局工作人员对新京报采访人员表示,目前,相关企业法人一直无法联系,具体案件仍在调查中 。新京报采访人员致电浙江国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询问“流量王”等创业项目涉及的拉人头、分提成等模式 。其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所经营的项目为合理合法的二级分销,并非传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