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反清成功中国历史变化 吴三桂与清朝的风水大战


现代昆明城的大体格局是在明朝洪武年间(1382年)筑城时定下来的 。当时云南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沐英请来了全国著名的阴阳家、江西人汪湛海主持规划昆明城的建设 。

吴三桂反清成功中国历史变化 吴三桂与清朝的风水大战

文章插图
学过风水的人都知道,这位汪先生在历史上可是个大大有名的人物 。他到昆明后,先找出昆明城的来龙 。昆明城的来龙是长虫山,即蛇山 。今天到昆明的人都看得到,蛇山的确像一条石质的巨蛇,至今仍静静卧在昆明的北郊 。
蛇山之气来源于五、六百里外的会泽县西北,来龙可谓远矣,这正是风水学说上的上好龙脉 。而且这来龙进入昆明境内后,龙气益壮 。至蛇山铁锋庵处,便停顿起嶂、更含蓄旺气,吐而起顶 。于是九起九伏,向西绕南,至圆通山开玉屏(即现在的衲霞屏),徐吐五华秀气(五华山) 。五华分五支而下,结于文庙地场 。
汪湛海找出来龙,认为此为艮龙向乾,又掉头向离,此为地脉中极为难见的“紫微龙”也!遂将昆明城筑为龟形,与蛇山龟蛇相交,昆明城当为一大福地!
昆明南门为龟头,北门为龟尾 。大东门、小东门、大南门、小南门为龟的四足 。
汪先生是在五华山右脉一个瓜形高地定的罗针,说此地地气最为旺盛,所以后来就建了巡抚公署,主理云南政事 。现五一电影院处是一个阴突,就建昆明城隍庙镇之…………
昆明城完成后汪先生对昆明的未来寄予了美好的希望,他刻了三块石碑,上面写道:五百年后,云南胜江南!
除此之外,风水中还有一个对于城市或区域至关重要的概念山管人丁、水管财,进水口、出水口,在昆明城风水中有重要体现,让我们来看昆明山水格局 。
东边,有两条主要河流-----金汁河和盘龙江,其东北所出诸泉汇于盘龙江,蜿蜒回旋,平行而下,南流注入滇池 。这是流自青龙方的水,为阳水 。盘龙江到了城东南官渡一带折向西为玉带河,然后由分一支西流为永畅河,进而折向北与护城河相通 。
西边有白虎之玉案山水、进耳山水等,皆东南与滇池相通,这是阴水 。东边金马山处,北来之水遇山东折,回环之后,继续向南向东流向平坦宽阔的城南,直至汇注滇池 。这就是昆明的上水口了,它处于八卦“巽位” 。为吉方 。中国古代很多城市的水口都位于此方位 。西边碧鸡山高白虎,美中不足、形似睡美人,似欲用身体扼往西南而去之水,这里就是昆明的下水口 。风水上讲,山管人丁,水管财,上下水口,合为天门地户,天门应大开,地户应锁闭,左右着城市的财运 。城四周诸山左旋自西而南而东,诸水及盘龙江九曲流水,右旋自东而南而西,旧古时凡修道的人都必要到昆明修炼,喝昆明的逆水,像张三丰祖师、刘渊然祖师、徐道广祖师等等,都在昆明修炼飞升,为什么呢?一江春水向东流,天下的水都向东流,惟独只有昆明的水是向西流,与天上的银河同流、暗合天地之奇妙 。此乃阴阳互补、点出了昆明城的风水大势 。昆明城池就连在龟蛇相应藏风聚气的风水极为要好的明堂吉穴位之上,结地昆明城 。

吴三桂反清成功中国历史变化 吴三桂与清朝的风水大战

文章插图
昆明城选址布局城市中心的风水中轴线为坐北向南,子山午向筑城 。城中心的街 道,以市中心正义路为城市风水中轴线由北向南延伸,其中间有三条连接横贯的通路,分别为武成路,长春路 。光华街、威远街、庆云街、景星街 。在风水学的形上,三横一竖,“王”字头上加一点;“主”字意为永为主人之意 。所以吴三桂在五华山建行宫,在昆明造反称帝就是为风水环境所趋,因王字头上打一点为主就是想要做国家的主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