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次考试都是最简单的做错了( 八 )


解决办法:对于这类题型 , 先把答案合上 , 试着去给同学讲解题目 , 如果能够顺利的讲解出来 , 并且让他理解 , 那么就表示这道题完全掌握了 。而且在给同学讲解的过程中 , 也会发现自身对于这道题理解上的漏洞 。
那就问问孩子 , 平时写作业的时候 , 有养成“一遍就做对”的习惯吗?
很多孩子平时写作业的时候不认真 , 不检查 , 不在草稿上计算 , 只凭着自己的口算 , 这些习惯都会导致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 。
还有跳步骤等等 , 不仅容易解答出错 , 还有可能会丢掉一些步骤分 。
只有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就力求一遍做对 , 到了考试的时候 , 才有可能真的一次做对 , 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 。
解决办法 。每一道题都当作期末考试来对待 , 争取一次性做对 , 提高平时做题的准确率 , 让平时的细心成为本能 。
同时建立错题本 , 对于自己的每一道错题认真分析错误原因 , 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成绩 。
总而言之 , 粗心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
这是我之前发布的一篇文章 , 希望对你有帮助 。
很多家长会问我 , 为什么孩子考试总是粗心 , 简单的题目总是做错 , 让他再做一遍又能做对 。我想这是很多家长一直困扰的问题 , 尤其是小学一二三年级孩子的家长 , 其实 , 这和粗心真的没有太大关系 ,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第一 , 大脑里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们知道 , 数学知识是层层递进 , 一环扣一环 , 比如 , 一年级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 , 二年级就要接触10000以内的数 , 当数字变大学生发现计算困难的时候 , 自然而然就引出了乘法 , 学完乘法紧接着就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的问题 。就像盖楼房一样 , 一层一层逐渐升高、变难 。很多孩子在学习单一的知识点时掌握的很好 , 可是在考试的时候 , 一道题往往涉及到很多知识点 。比如:()÷6=7······() , 余数可能是( ) , 被除数最大是() , 这道题中 , 既考察了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头脑里还要清楚比6小的数有哪些 , 并且余数不能为0 , 掌握这几个知识点后 , 还要筛选出最大的余数 , 然后利用乘加的方法计算被除数 。虽然只是一道2分的填空题 , 但是却涉及到了好几个知识点 , 一旦你没有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 , 这道简单的题就很容易做错 。
第二、没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简单的题目总是做错 , 而有些难度的题又能做对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 , 这些孩子的数学基础相对好一些 , 但是据我观察 , 这些孩子在做题的时候 , 往往“急于求成” , 觉得这道题真简单 , 浏览一遍题目后便开始答题 , 信心十足 , 而在检查的时候 , 他们也总是跳过这类他们认为简单的题 。比如:小红和她的3个好朋友做小花 , 每人做了4朵 , 他们一共做了多少朵花?如果不仔细分析 , 很多孩子会很快写出12 , 但是这道看似简单的题其实还隐藏着一个数据 , 那就是小红 。所以 , 如果没有认真的去分析问题 , 这道简单的题也很容易出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