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男性避孕药
1960年,第一款女性避孕药问世 。
一晃61年过去,男性避孕药却迟迟没有登场 。

文章插图
从原理上看,要实现「男性避孕」,其实只需可逆地「抑制精子活性」,便可达到目的 。
基于此,科学家们曾尝试过多种原理,试图抑制精子活性,并且,有不少药物几乎成功 。
比如——非激素类药物:「WIN18446」 。
这是一种视黄酸抑制剂 。由于视黄酸是精子形成的必须组成,因此,抑制了视黄酸,便抑制了精子的形成过程 。
曾有研究者给60多名男性持续使用了1年WIN18446后,结果显示:这项药物耐受性良好,对精子的抑制亦十分有效,并且——完全可逆(这意味着在停药后,仍可以产生健康精子) 。
但就在研究者们为此欢呼,以为找到了男性避孕的新途径时,一个发现却狠狠泼了盆冷水——服用药物后一旦饮酒,会引起严重副反应,轻则眩晕、呕吐,重则呼吸抑制,甚至休克 。
鉴于这一严重禁忌,WIN18446并不适合作为OTC药物广泛普及,市场价值有限,相关的研发就此叫停 。
但研究仍在继续,既然此路不通,那不妨换种思路 。
女性避孕药是由激素的类似物构成,因此,男性避孕药自然而然也想到了激素类药物 。
从原理上来看,精子的生成依赖于睾丸内的睾酮与睾酮受体的结合 。如果睾酮的浓度不够,或是二者的结合出了问题,则会导致精子无法生成、进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
于是——睾酮类似物应运而生 。
这是一种和睾酮结构相似,能够抢占睾酮受体,抑制真正的睾酮发挥作用的药物、并且有着持久的抑制效果 。
2003年,研究者们对睾酮类似物(十一酸睾酮)进行了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98%的受试者,精子数量降到了300万/毫升以下(可以实现避孕目的),避孕有效率达95% 。并且,停药后也会逐渐恢复 。
男性避孕药的曙光,又一次到来 。
但喜人的避孕效果之下,这款药物也潜藏了许多不良反应:受试者们平均增重10斤,7%的患者发生了痤疮,衡量血脂健康的重要参数也发生了改变 。
这对一些血脂本来就异常的患者(例如脂肪肝)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也使得其成为OTC药物变得希望渺茫 。
短暂的曙光之后,研究又陷入了停滞 。
至此,男性避孕药因为种种禁忌或副作用,一直处于「研究进行中」 。
而与之相对的女性避孕药,无论是长效或是短效,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却依然陆续研发成功并上市 。
【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男性避孕药】为什么同样存在副作用,女性避孕药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和上市许可,而男性避孕药却总是一路坎坷?
这涉及到一个现实却残酷的真相:避孕药背后的「代价-收益」问题 。
任何一款药物,在有效的基础上,都需要衡量使用者的「收益和风险」 。
当时的研究者们认为:女性在服用避孕药可能产生的风险(概率),相比于让女性怀孕/流产后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如:宫外孕导致的大出血等),显得微乎其微 。
因此,女性避孕药虽然有潜在副作用,但由于无显著禁忌、且对健康的收益更显著,上市自然没有阻碍 。
而怀孕带来的健康风险不会发生在男性身上 。因此,如果「避孕药」会给男性身体带来一些副作用,则是「代价远超收益」的 。
因此,由于极高的标准要求,男性避孕药的研发,就变得格外困难 。
多年来,科学家们不断地进行了很多尝试,口服药物、局部涂抹的凝胶或者局部注射剂等也都在研发之中 。
- 用牛奶怎么洗脸呢 怎么用牛奶洗脸
- 房间挂人物画好吗
- 记忆棉是海绵的一种吗为什么 记忆棉是海绵的一种吗
- 为什么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哭
- 十首最美唐诗宋词,吴到窒息 十首最美唐诗
- 搞怪女生短句个性签名47句
- 为什么专家不建议用牙签剔牙? 小孩可以用牙签剔牙吗
- 刚打的耳洞戳不进去了 为什么耳洞前面戳不进
- 奔三的感慨句子男 奔三的感慨句子
- 贴地砖的厚度影响地暖温度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