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着力抓好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的通知


关于着力抓好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的通知
鲁农保字〔2021〕3号
各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着力抓好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的通知

文章插图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再夺粮食丰收意义重大 。为坚定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坚决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力保夏粮丰产丰收,现就着力抓好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切实提高认识,严格落实属地责任
当前气象等条件复杂多变,多种病虫重发态势明显 。小麦条锈病已在西南麦区扩散流行,汉水流域、黄淮海南部病点快速增多;小麦茎基腐病显症早,扩展蔓延条件适宜,局部出现高密度白穗枯死的风险加大;早春升温回温快,小麦赤霉病菌将大量繁殖,后期暴发流行概率较高;冬前化学除草面积偏少,个别地块节节麦、雀麦等恶性杂草猖獗;麦蚜、白粉病、纹枯病等其他常发病虫仍将普遍发生 。多种病虫常混合发生,稍有疏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失 。各地要充分认识夏粮病虫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切实增强防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把重大病虫防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和粮食生产的大事要事来抓,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坚持政府主导机制,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立足防大灾、控大害,及早安排部署,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督导检查,全力奋战100天,坚决夺取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基础,为“十四五”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起好步、开好头 。
二、强化监测预警,精准把控发生态势
各地要立即行动,严格规范开展病虫监测调查,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等流行性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力度,密切关注菌源地及相邻省份发生发展动态,科学研判我省发生趋势 。全面掌握麦蚜、茎基腐病、纹枯病及杂草等发生动态,及时会商、准确分析、精准预测,争取科学防控主动权 。加强大田普查,明确重点防控靶标、关键区域和最佳防控时间,科学指导防控行动 。重大病虫发生关键期,要增设监测网点,加密调查频次,条锈病要按适当规模实行网格化管理 。即日起实施小麦病虫周报制,各县、市要按时上报,重大病虫情当日即报,植物疫情按规定处置 。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优先保障植保工作人员力量充足、交通和通讯工具到位,做到派得出人、下得去田、摸得准情况 。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测报服务方式,在农民技术员、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大户中发展壮大农民测报员队伍,探索运行管理机制,提升监测覆盖面和时效性 。
三、科学开展防控,着力提高控害成效
各地要因地制宜抓好麦田各类病虫草鼠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置,遏制个别地块禾本科杂草猖獗,尤其要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和蚜虫“三病一虫”防控突击战,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 。对茎基腐病,要抓住返青起身期这一防治的最后一次关键时期,科学精准施药,控制蔓延扩散 。条锈病防控要全面落实“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 的打点保面预防控制措施,控制发病中心,及时组织应急防治,严防大面积流行成灾 。赤霉病防控要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一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立即组织喷施“保险药”,严防暴发流行 。抓住起身期和穗期两个防治关键时期,关口前压,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作业,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骨干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切实提高防病治虫效果、效率和效益 。各地在管好用好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的同时,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确保监测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生产托管项目)资金要重点用于支持开展重大病虫防控等生产薄弱环节服务,解决小农户防治难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