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和乌梅泡水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泡水的功效与作用( 二 )


2.名称:玉竹乌梅茶
材料:玉竹、乌梅、麦冬、北沙参、石斛各50克 。
制作方法:①将以上材料研成粉末 。②将研好的粉末放入保温杯中,用开水冲泡 。③加盖闷制20分钟之后,即可开盖食用 。
保健功效:玉竹鸟梅茶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 。饮用玉竹乌梅茶可以治疗口渴津伤、消谷易饥,辨证属肺胃燥热的消渴病,以及热病伤阴、咽干口渴、虚劳干咳潮热、病后五心烦热、目暗、纳少、舌红而干,辨证属胃阴不足等病症 。
健康提示:①脾胃虚寒、大便不实者不宜饮用此茶 。②胃有痰饮、湿浊、食少脘胀、舌苔厚腻者不宜饮用此茶 。
3.名称:乌梅五味子茶
材料:乌梅10克,五味子5克,红枣3颗,绿茶2克 。
制作方法:①将准备好的乌梅、五味子红枣洗净 。②将以上材料与绿茶一起放入杯中 。③将300毫升的沸水倾入杯中 。④10分钟之后即可饮用保健功效:乌梅五味子茶拥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 。饮用乌梅五味子茶可以帮助人们疏解肺中的废气,增加身体的量,可以帮助失眠的人们一夜好眠 。
健康提示:①注意乌梅、五味子、红枣、绿茶之间的配伍比例 。②感冒发烧、咳嗽多痰、胃酸过多的人士不宜饮用此茶 。③处于痢疾、肠炎初期的患者不宜饮用此茶 。
乌梅简介
乌梅茶:生津解毒,健胃养肺
提起乌梅,人们总是不免将它与曹操为我们留下的那个著名的典故“望梅止渴”联系在一起 。据南北朝时期的奇书《世说新语》记载:有一次,在行军途中,士兵们已经走得口干舌燥,却无法及时喝到水 。这时,身为主帅的曹操就对大家说:“前方有一座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多,酸甜可口,正好能解决我们口渴的问题 。”顿时,大家就兴奋起来 。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艰苦跋涉,大家果然找到了水源 。
不过,这个典故中的“梅”却并非乌梅,而是青梅 。青梅和乌梅虽然同属蔷薇科的植物,却有很大的差别 。青梅是龙脑香科乔木,可以长到30米高,胸径能达到1.2米,在我国仅分布在海南省,是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 。
而乌梅却是落叶小乔木,可以长到10米高,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已经得到广泛的栽培 。
不仅如此,乌梅还是中医上的一宝 。我国利用乌梅入药的历史悠久 。乌梅之名最初见于我国医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乌梅“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纲目》中说乌梅“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中医也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四经,能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是治疗肺虚久咳、虚热消渴、久痢久泻、呕吐腹痛、蛔虫症等的良药 。
在中药材里面,乌梅是一味很特别的东西,它不但可以提神、助消化,还可以止吐、化痰,甚至能中和体内的酸性,消除疲劳,加上吃起来口感还不错,不太怕酸的朋友,其实可以经常食用,即使是怕酸的人,也可以泡成乌梅茶饮用,对消除腹胀、腹痛有很好的疗效 。
乌梅小档案
乌梅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梅的花蕾 。入药分白梅花、红梅花两种 。五月立夏前后采,收后低温焙至果肉呈黄褐色,再焖至黑色,此为乌梅 。青者盐腌曝干为白梅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含有儿茶酸以及丰富的柠檬酸和钙、钠、磷等矿物质 。中医认为梅子具有生津、止渴、敛肺之效,可治虚热烦渴、肺虚久咳、呕吐、久痢、便血、尿血、蛔虫腹痛,并有消除腹胀、解酒等功效 。
乌梅的历史
早在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就有提及乌梅的疗效 。
民间流传的乌梅,被当作是驱虫、止咳、解热、化痰、治下痢、止吐的特效药 。19世纪中叶,日本浅田宗伯的《古方药议》一书里,谈到乌梅的效用如下:“乌梅味酸,能治下痢,能止渴、去痰、退热” 。日本人常在便当中放入一颗乌梅,除了可延缓食物腐败外,还可刺激食欲,帮助消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