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在现行《刑法》中已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其构成条件如下:
一、客体条件 。本罪犯罪直接客体是公民的个人信息权 。
二、客观条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

文章插图
三、主体条件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 。
四、主观要件 。本罪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
- 非法集资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
- 触犯“非法持有毒品罪”怎么处罚
- 非法改装怎么处理车辆违章 非法改装怎么处理
- 违规美容机构的检举电话 非法美容机构怎么举报
- 索债型非法拘禁应该如何处罚
- 敲诈勒索多少定罪 敲诈勒索罪
- 非法经营罪量刑是如何规定的
- 非法出售野生动物罪既遂会判几年
- 淘宝获取店铺失败怎么回事
-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平等权监督权和哪些基本权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