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有菌无菌判断 无菌性前列腺炎( 二 )




5、前列腺B超: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包膜反射多不光滑,内部反射则正常或减弱,其它断面形态、左右对比、各断面变化及衰减等一般均正常 。


前列腺炎有菌无菌判断 无菌性前列腺炎

文章插图



6、前列腺穿刺活检与细菌培养:一般可明确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 。但由于通过其他检查可做出诊断,故临床上多不采用此方法 。只在少数前列腺结节较大,或需要与前列腺癌做出鉴别诊断时,才考虑使用 。


7、尿流率检查:近年国内有人报道,经过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流率检测发现,病人最大尿道压力明显增高,部分患者膀胱颈压力增高 。尿流率检测还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膀胱稳定性、顺应性及收缩性均有改变,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率也较高 。另外,尿流率检测还进一步证明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有膀胱出口梗阻、尿道外括约肌痉挛及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属功能性尿道梗阻而为非神经源性 。


【前列腺炎有菌无菌判断 无菌性前列腺炎】8、PCR检查:PCR技术是近年来创建的研究核酸分子生物学的新技术,它能在短时间内将极微量的遗传物质——DNA扩增放大几百倍甚至几千万倍,具有快速、灵敏、高效和特异的特点 。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遗传病诊断、病原体检查、癌基因探查等领域 。


由于引起前列腺炎的病原体较多,且大多难以培养,故检出率较低,而PCR检查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所以对前列腺炎的病原体检出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 。


尤其对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的前列腺炎,只要取少许前列腺液便可快速检出,故对临床选择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患者前列腺液培养阴性,而使用抗菌药物疗效不佳时,就可进行此项检查,以明确病原,指导用药 。


临床上,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含特异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大约占30%左右,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占70%左右 。因此,前者原则上应该适当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配合治疗,后者则最好以中医中药为主治疗妥 。也就是说,虽然都是“炎症”,绝大多数都不适合使用抗生素治疗,而良好的生活方式反而是辅助加快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康复的较好选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