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活动方案 走进鲁迅的世界


走近生活中的鲁迅
广州大剧院的虎年开年大戏话剧《狂人日记》于2月18日至20日在广州大剧院演出3场,引来众多观众捧场 。
提起鲁迅,我们脑海多半会出现这些词汇: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清醒、犀利、严肃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可曾想过他给妻子写信的爱称竟是“小刺猬”“小莲蓬”“乖姑”?爱情,真的能让一个不苟言笑之人,变得温柔起来 。
要全面认识鲁迅,不可不了解生活中的鲁迅 。阅读鲁迅的作品,品味鲁迅的家书,追寻鲁迅的情感,甚至了解他出席的饭局……都有助于理解鲁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所处的时代环境 。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
从家书看鲁迅温情的一面
在鲁迅的书信中,家书是特别值得注意的部分 。古人说“知人论世”,又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要全面认识鲁迅,不可不了解鲁迅的家事 。
家书有助于理解鲁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所处的时代环境 。《鲁迅家书》收录鲁迅致母亲信五十通,致弟弟信十九通,致妻子信七十八通以及致其他亲戚信三通 。
因为鲁迅的经历和所处时代的特点,家书牵涉面广,内容丰富,人事丛杂,而鲁迅又是文字高手,家书中表现出来的浓淡轻重、委婉曲折,展现了一个身为儿子、身为丈夫、身为兄长真实且有温度的鲁迅 。
《鲁迅家书》的作者黄乔生说,鲁迅一生,中年恋爱,老年得子,终于过上烟火气的家庭生活,总体上说是个“全”人 。在鲁迅写给母亲的信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向母亲报告儿子的成长情况 。
与爱人分享生活点滴
鲁迅和许广平的通信则记录了两人在恋情中的迟疑和抉择,兼以谈论世事人情 。他们将这些信件按照年月顺序,编成《两地书》,分为三集:北京—北京,厦门—广州,北京—上海 。
鲁迅在《两地书》序言中说:“我们以这一本书为自己纪念,并以感谢好意的朋友,并且留赠我们的孩子,给将来知道我们所经历的真相 。”
他也发了一通感慨:“回想六七年来,环绕我们的风波也可谓不少了,在不断的挣扎中,相助的也有,下石的也有,笑骂诬蔑的也有,但我们紧咬了牙关,却也已经挣扎着生活了六七年 。”在他的眼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
1926年,刚刚恋爱不久的鲁迅和许广平分居两地 。鲁迅去厦门大学任职,许广平回到广州 。两人只得通过书信一诉相思,在信件中鲁迅和每一个恋爱中的男女无二,乐此不疲地讲述着零零碎碎的生活小事,还不忘表明态度让恋人放心 。
比如: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
“我不知乖姑睡了没有?我觉得她一定还未睡着,以为我正在大谈三年来的经历了 。其实并未大谈,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保养自己,我也当平心和气,渡(同‘度’)过豫定的时光,不使小刺猬忧虑 。”
“看现在的情形,我们的前途似乎毫无障碍,但即使有,我也决计要同小刺猬跨过它而前进的,绝不畏缩 。”
“包裹已经取来了,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需棉袍了 。”
“我是好的,能食能睡,加以小刺猬报告她的近状,知道非常之乖,更令我放心 。”
“总之,我当择最稳当而舒适的走法,决不冒险,使我的小莲蓬担心的 。现在精神也很好,千万放心,我决不肯将小刺猬的小白象,独在北平而有一点损失,使小刺猬心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