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洋洋长什么样 方洋洋是哪里人( 二 )


方洋洋也乐得其所,见邻居送来旧衣服时总是欢喜不已,拍着手笑道又有新衣服穿了 。按照方洋洋叔叔的说法,自己大哥方天木养媳妇孩子是糙养,喂饱就行了其他一律不管 。
方洋洋一天天长大,不同之处也渐渐显现,和同龄人不同,方洋洋有些痴傻,没有同龄小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按农村人的话来说就是有些“缺根筋” 。
到了上学的年级,方洋洋跟着村里的孩子一起在村里二里地外的小学念书,要说方洋洋的父亲方天木不疼孩子也不算,尽管方洋洋的学校很近,但方天木从不让孩子一个人上下学,在叔叔方天豹还没去城里打工时,兄弟俩老是轮流接送家里这个“小祖宗” 。
但方洋洋智商不高,学校老师说方洋洋记忆力也不好,常常今天教明天就能忘,最基本的理解能力题也算不会,反而对数字还算敏感,能记住简单的加减乘除,其他的一概不知,很是让人着急 。
图5
那时候方洋洋的叔叔方天豹外出打工,母亲杨兰也是痴痴傻傻,家里的一家老小都在忙着农活,且文化水平都不高,谁辅导的了方洋洋的学习呢?
所以不到三年级方洋洋就下学了,学着家里的大人帮助家里干一点活,有时在家中斗鸡玩狗在乡间快活地撒欢,所以方洋洋的童年很是圆满快乐 。
方家有女初长成
时间一天天流逝渐渐的这个大眼睛小姑娘长大了,年龄正处芳华十七八岁,出落得格外喜人,时常呆呆地坐在家门口,想念着在城里打工的叔叔,想象城里是什么样子,自己出过最远的地方便是七八公里外,邻村的姑姑家,城市对这个小姑娘来说是不能想象的地方 。
叔叔方天豹外出打工的这几年,方洋洋的父亲将方洋洋养得很好,167的个子将近有一百五六十斤 。
同村的同龄人刘明明称,“远远看去就像一堵墙一样,脸圆圆的白胖白胖的比自己看起来都壮实 。”说方父不疼方洋洋,但却没让女儿吃一天苦少吃一顿饭,可是要说方父疼方洋洋也不尽然,方洋洋长这么大,母女俩还没上过户口,一直都是“黑户”,当面临户口分地时,为了多分一亩地,方天木才让弟弟方天豹,带着老婆孩子去办的户口 。
痴痴傻傻的孩子似乎永远那么开心,尽管自己的父亲为自己做的并不多,方洋洋也并没有一丝计较,笑呵呵地活在自己的小日子里 。
说起方洋洋的痴傻不得不从方洋洋父母的结合说起,1997年方洋洋的父亲方天木已经四十多岁了却仍没有娶上媳妇,方天木还有一个弟弟方天豹,两人都几乎打了半辈子光棍,方家兄弟俩并不是个例 。
图6
方父所处的方庄村适龄男青年几乎都“打着光棍”,在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北方农村里,娶不上媳妇无疑就一个原因,离不开一个“穷”字,要说方天木家里有多穷 。
当地扶贫干部可是深有体会,方天木祖上三代都是种田的,地里刨食的农民最为质朴,累死累活也只够果腹,连住的房子都是危房,还是靠资助才有如今一席之地蜗居,所以一直没能娶上老婆 。
直到方天木45岁这年在火车站和方洋洋的母亲杨兰相遇 。
和普通女人不同,方洋洋的母亲杨兰有些痴傻,像是被拐卖的,因此一些细致活干不了,只能做些简单的力气活,照顾自己都难,第一次见到杨兰的方天木向村民形容她,“留着口水,身上脏兮兮话说的也不利落,一问三不知”
也许是出于同情,也许是出于私心,方天木将这个“杨兰”领回了家,杨兰当时的智力被认定为二级残疾,基本认知事物都没有,就这样被稀里糊涂给带到了陌生地方 。
图7
到了方家,分配又成了问题,方家有两个儿子都没娶上老婆,但是哥哥方天木年纪更大一些,而在农村总有些哥哥不结婚弟弟也不能结婚的习俗,所以杨兰自然嫁给了哥哥方天木当老婆 。不久之后杨兰怀孕了,肚子里怀的正是独女方洋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