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头风水 黑水潭里面有什么


【黑石头风水 黑水潭里面有什么】


访响水沟黑水潭不至
高阳日暖寻游旧 , 
敝日遮天草木稠 。
无奈路迷潭不候 , 
果红惹眼鸟声啾 。
秋游金兰响水沟
少小樵夫多苦难 , 今寻过往作秋游 。
江湖拼搏红颜老 , 青岭逶迤碧水幽 。
这是去年秋游黑水潭时写的两首诗 , 总觉得未能尽意 。耽于心 , 不吐不快 。
秋阳日暖 , 闲来无事 , 忽想去久萦心怀的黑水潭 。黑水潭位于金兰村西南角的响水沟的中上游 , 属于金兰山东麓 , 崇山峻岭中的响水沟起源于金兰山主峰 , 绵延数十里在山谷中起伏跌宕 , 向东逶迤而去 , 汇入小潢河 。约了同村的老俵一起去访旧;凭着记忆寻旧路 , 不通 。问村里人 , 说从王祠堂小湾门前过 , 到南头顺沟走 。到那一看 , 果然有一杂草丛生的小路 。我俩沿着小路走了百十米 , 路也不成其为路了 , 不是满目的灌木 , 抑或是齐人高的苍苍蒹葭 , 荆棘藤蔓勾连其间 , 举步维艰 。溪水从密密麻麻的丛林中絮絮叨叨而来 , 高阳从缝隙中照进来 , 水面泛着金光;水中的沙子打磨得园园的像一颗颗金珠子 , 引人亲近 。我俩玩着 , 淘起沙子捧起又放下 , 最后还是留了一把捎带回了家 , 像是捡回来一段光阴、往事 。溯溪而行 , 也很艰难 , 不是石阻就是藤拉 , 再不就是刺扎 , 一个把小时 , 不过前进一二百米 , 想来潭距此三四路 , 只好作罢 。遗憾之至 。
黑水潭并不黑 , 人们的俗称而已 , 至于为何名“黑水” , 今没人说得清 。记得小时候常在此打柴 , 我常被那一潭绿油油、清亮亮的水所吸引 , 不由自主地无数次走近她 。或站着凝视她 , 想着她有多深 , 想着奶奶神话般说的水能通到东海 , 偶尔捡一块石头扔进去 , 只见少许涟漪而少迸射出水花 。又或者坐在傍边的溪石上 , 渴了捧一捧清冽甘泉的潭水 , 美美的歇一歇 , 又或把脚放到潭下的溪水 , 拍打着水花 , 或泼向小伙伴 , 嬉戏一阵 , 直到很晚不得不回去 。
我还记得 , 垒垒河石之间半亩方池的黑水潭 , 至今水从没有干涸过 , 始终那样静若处子 。远看如一块碧玉 , 连接玉带上下 , 青翠通透;近看 , 沙沉浅底 , 鱼戏石间 , 潭中黑幽幽的 , 深不见底 。由潭向上 , 山越来越陡峭 , 越往上 , 溪水声越响 , “飞湍瀑流争喧豗” , “砯崖转石” , 声闻山谷 。向下 , 溪流则时而跌宕 , “浅浅石溜泻” , “跳波自相溅” , 时而淙淙 , 悠悠漾漾 。溪的两边或缓或陡的山坡向上向蓝天延伸 , 直插到白云里 。早春 , 你可见北坡的苍翠 , 南坡白的或紫色的喇叭状的迎春树花 , 晚一些 , 就是我们常砍做柴火的五颜六色、姹紫嫣红 的继木一一现在城市的绿化带中见到的继木 , 整整齐齐 , 一块一个花色 , 没有山野中那种混生混开 , 枝花张扬肆意生长的姿态 , 还有那东一片西一片的红火火的杜鹃花 , 刹是热闹 。秋天 , 你可见“天寒红叶稀” , “空翠湿人衣” , 也可见北坡高高低低、开着大片的白花的油茶花和忙碌着的蜜蜂 。如果没有什么事 , 躺在青石板上 , 看着蓝天白云 , 听着潺潺流水的丝丝细语和着鸟儿的啁啁啾啾 , 什么也不想 , 什么也没有 , 浑不知其所在 , 其所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