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毕业论文( 二 )


气门室观察是否上机油,需要启动发动机,运转到发动机温度正常,打开机油加注口盖,观察气门室是否有机油飞溅,并且凸轮轴组件上有机油润滑 。
机油压力过高故障
润滑系内的机油压力过高,主要是机油在系统内流动阻力过大所引起 。其表现为:发动机在怠速以上运转时,发动机温度正常而机油压力高于规定值;或在低速运转时机油压力指示器的浮标以升到最上方 。
机油压力过高的原因
(1)机油黏度过大
的大小表明了机油流动时的内摩擦阻力大小 。其大小与发动机温度有关,发动机温度低时,机油黏度大;反之,发动机温度高时,机油黏度小 。机油粘度大时流动性差但密封性好,泄漏量少 。如果机油黏度超过规定值,机油在润滑系内流动阻力会增大,同时压力升高 。因此,发动机温度低或机油本身黏度大时,机油压力会升高 。
(2)润滑部位配合间隙过小
润滑部位的凸轮轴轴颈、连杆轴颈、曲轴轴颈、轴等,这些润滑部位如果配合间隙过小,会使润滑系油路的流动阻力增大,造成机油压力过高 。
(3)机油滤清器堵塞
滤清器的滤芯过脏使机油回路堵塞,造成机油压力过高 。
(4)限压阀调整不当
限压阀调整的弹簧弹力过大,会导致润滑系内的机油压力过高 。
故障
正常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有限 。机油想好了超过规定值,则说明机油消耗过多 。
机油消耗过多的主要原因如下:
(1) 烧机油
活塞或气门间隙过大,涡轮增压器泄漏等,会导致发动机烧机油,将大大损耗机油 。
(2)发动机温度过高
发动机温度高,引起机油的温度过高与压力过高,机油黏度变低,使窜入燃烧室的机油增加,增加了机油的消耗量 。
(3)机油过多
发动机油底壳机油添加过多,使曲轴运转时飞溅到缸壁的机油过多,润滑油被吸入燃烧,引起机油消耗 。
(4)发动机工作不正常
汽车严重超载、发动机长时间大负荷工作等,也会造成机油过大 。
机油变质故障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机油的氧化和变质 。机油变质破坏了油膜的特性,使润滑性变差甚至润滑功能丧失,造成尾气冒蓝烟烧机油、油耗增加、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等后果,最终导致发动机提前大修 。
机油变质的判断
机油是否变质的准确判断方法要通过专门的仪器来测定,但明显的变质可以通过检查和观察确定 。
(1)观察机油的颜色
优质的机油呈半透明的黄棕色或浅蓝色,当机油中有水时则呈褐色,发动机运转一段时间后,会呈乳白色,并伴有泡沫 。机油呈黑色通常是油泥和铁屑过多,或机油中炭粒过多 。抽出机油标尺对着光亮处观察刻度线是否清晰,当透过机油尺上的机油看不清刻线时,则说明机油过脏,需要更换机油 。
(2)观察油流
将装有机油的量杯慢慢倒向另一空杯,观察其流动情况 。质量好的机油的油流应该是细长、均匀、连绵不断,变质的机油会呈油滴状态 。
(3)嗅觉法
凡是对嗅觉刺激大且有异味的机油均为变质或劣质机油,好的机油应无特别的气味,只略带有芳香 。
机油变质的原因
(1)机油中渗进了水分
由于气缸穿孔漏水、气缸垫损坏或其他原因导致缸体或曲轴箱进水,当含水量超过0.1%时,机油添加的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等就会失效,因而加速机油的氧化过程 。机油中含水较多时,机油润滑性能变差,黏度下降 。含水的机油呈雾状,油色浑浊,乳化,泡沫状 。
(2)活塞环漏气
由于活塞环或,一部分混合气和废气经活塞周围间隙窜到曲轴箱内 。窜到曲轴箱内的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水蒸气凝结后再机油中形成泡沫;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形成酸,这些酸性物质带进润滑系内,使机油变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