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的特点概括与作用分析( 二 )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 。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依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 。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 。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 。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 。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深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 。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 。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 。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
我不知道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 。但给我讲故事的这个人当时和他的妻子就在前一节第9车厢里 。深夜,他起来吸烟 。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随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 。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 。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 。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本文有删改)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环境描写的赏析 。题干要求“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这既要答出此处景物的特点,也要分析其作用,还要理解是怎样写的,也就是要分析其表现手法,哪一个都不能少 。此外,此句又是故事的尾声,所以还要注意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
题型二 赏析社会环境描写型
【题型分析】 分析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与文本中心联系起来,与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与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赏析社会环境描写型”主要有以下考查形式:
1.赏析画线部分的社会环境描写 。
2.指出小说××处的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开头/结尾/××段落对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
例2 [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题 。
小哥儿俩
凌叔华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 。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