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栽培新技术 银耳栽培技术视频( 二 )


4、发菌:银耳的发菌与出耳可同用一室,利用民房即可,有条件的专业户可以建造专用的发菌室与种植室 。要求地势稍高,靠近水源,便于清洗场地,门窗通风,光线良好 。也可以在庭院内搭简易耳棚 。不论是住房或是简易耳棚,内部均要设置排放种植袋的架子 。架层可用竹木做骨架,架高2.5米左右,宽一般为50厘米,架子分为8层,层距30厘米 。每层架子用竹木铺平,便于排放菌袋 。室内四周可用塑料薄膜围罩,使保温保湿性能好 。种植室要用来苏尔和敌敌畏药液喷洒消毒 。
银耳的出耳管理
1、扩穴增氧:用刀片沿着出耳穴口边缘割去薄膜大约1厘米左右,扩大穴口,增加袋内的氧气 。
2、喷水加湿:出耳阶段每天喷水1~2次于所盖报纸上,经常保持报纸湿润为适,当子实体长到3厘米时,为避免烂耳,应把覆盖的报纸取下,放在阳光下曝晒一天,再收回使用,每隔3~5天都应进行一次,每次取下报纸应隔12小时,让子实体接触氧气,然后再覆盖,继续喷水保湿 。幼耳阶段喷水多,天气阴湿应少喷,多通风,子实体生长中期,吸水量较多,天气晴而干燥,应多喷少通风 。
3、注意通风:银耳子实体长到24~29天是生活力最强阶段,袋温较高,若室温超过27℃以上,应整天打开门窗,长时间通风,并配合喷水管理防止通风后耳片干燥 。
4、停喷待收:接种后30天左右时,子实体已长到12厘米左右,应停止向报纸喷水,防止耳片过湿霉烂 。停湿5~7天后,耳片增厚,转入采收期 。
5、采收加工:银耳从接种到采收,全过程一般35~40天,但收成时遇阴雨天,可延长5天收割 。成熟的银耳,白漂晶莹,形似牡丹,大如玉碗,耳片伸展,具有弹性,通常每朵直径达到15~20厘米,鲜重可达150~200克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