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栽培新技术 银耳栽培技术视频


银耳是中国的特产,别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野生银耳数量稀少,在古代属于名贵补品,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来,人工栽培银耳的技术取得了成功,使银耳走向了千家万户,人人皆可品尝的佳品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银耳栽培技术视频吧!
银耳的栽培基质
银耳不但可用段木栽培,而且还可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些麦皮、米糠、石膏等为辅助原料进行室内瓶栽和袋栽 。室内代料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树枝、短木或边角木料经切碎磨粉后为原料,节省大量木材 。而且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来源充足,用来栽培银耳既有利于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又有利于迅速扩大银耳栽培的范围,不受有无林区条件的限制 。而且室内栽培,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较易控制,银耳的生产周期短、病虫害少、产量高 。

银耳栽培新技术 银耳栽培技术视频

文章插图
银耳的栽培环境
1、温度:温度是银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银耳属中温性真菌,菌丝在16~30℃内均能生长,其中20~28℃生长正常,23~25℃生长最好,低于20℃或高于28℃菌丝纤弱 。子实体分化的温度在16~28℃之间,低于16℃生长迟缓,高于28℃分化不良,最理想的温度应是22~25℃ 。
2、湿度:银耳在适湿的条件下菌丝才能定植,生长旺盛 。菌丝粗短成束,子实体分化正常 。在过湿的环境中,菌丝生长柔弱纤细稀疏,子实体分化不良或胶化成团 。所以要根据银耳在其生长各个阶段对湿度的不同要求,给予适当的水分,在过湿条件下银耳不易萌发成菌丝,而是以芽殖形式出现 。
3、光照:强烈的直照光会不利银耳菌丝的萌发及子实体的分化,散射光能促进孢子萌发和子实体分化 。不同的光照对银耳子实体的色泽有明显关系,暗光耳黄子实体分化迟缓,适当的散射光,银耳即白品质也优 。
4、酸碱:银耳是弱酸性真菌,培养时的pH值应在5.2~5.8之间,过酸或者过碱对银耳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
银耳培养料配方
1、配方1:木屑78%、麦麸19%、蔗糖1%、过磷酸钙1%、石膏1% 。
2、配方2:木屑74%、麦麸22%、石膏粉3%、石灰粉0.3%、硫酸镁0.7% 。
3、配方3:木屑76%、麦麸20%,黄豆粉1.5%、硫酸镁0.5%、蔗糖1%、石膏粉1% 。
4、配方4:木屑73%、麦麸24.5%、石膏粉1%、蔗糖1%、磷酸二氢钾0.5% 。
5、配方5:木屑40%、棉籽壳37.6%、麦麸20%、石膏粉2%、硫酸镁0.4% 。
6、配方6:棉籽壳78%、木屑18%、石膏粉3.5%、硫酸镁0.5% 。
银耳的栽培技术
1、装袋:拌好的培养料必须抓紧时间装入种植袋,银耳种植袋应选择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膜,直径扁宽12厘米,薄膜厚度3.5~4丝米,长50厘米,每千克筒料可裁制成220~240个种植袋,也可用罐头瓶作种植容器 。装袋要求装紧装实,袋口用塑料绳绑扎 。在料袋璧上打4~5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2厘米,深1.5厘米,然后擦去袋面沾的木屑后,用3.3×3.3厘米的方块纸胶带贴封穴口,即成种植银耳的培养基 。从拌料到装袋结束最好不超过5小时,以防培养基发酸变质 。
2、灭菌:在大锅灶上放蒸笼,把袋子叠于蒸笼内,胶带一面要朝上 。大面积生产建造砖砌的专用灭菌灶,一灶装1000袋为适 。灭菌要注意三个关键,一是袋子进灶后,必须旺火猛攻,并防止漏气,使其在4小时内上到100℃ 。二是在100℃保持14~16小时,使袋内杂菌杀死 。三是达到灭菌温度和时间后,要趁热取出,防止胶布受湿 。
3、接种:经过灭菌的料袋,待料温降到30℃以下时方可进行接种 。接种前先做好接种室消毒,并把菌种表层薄薄挖去一层老化菌丝,然后往下挖将菌丝搅拌均匀 。接种时先打开袋子穴口上的胶布,用接种器提取蚕豆大小的菌种,集中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接人穴内,并顺手贴封好胶布,防止杂菌侵入 。菌种处要比胶布凹1~2毫米,有利于原基形成 。每瓶种植种可接种植袋25~30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