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际聋人日主题是什么


2021国际聋人日主题是什么
1958年9月28日 , 由世界聋人联合会设立 , 规定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日 , 关注于听力障碍者 , 为残疾人带来关爱与尊重 。2021年9月26日是国际聋人日 , 今年主题是:遗传和感染是儿童听力损失主因 。
【2021国际聋人日主题是什么】据统计 , 全世界有2.5亿人患有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 , 他们无法听清或听到有声世界的呼唤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新数据 , 我国也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 , 现有听力残疾2780万 , 居各类残疾之首 。临床数据显示 , 60%的耳聋与遗传有关 。我国每100个普通人里就有6个是耳聋突变基因携带者 。遗传性耳聋患儿 , 其致病的根源是其父母有缺陷的基因的传递 。因此 , 耳聋基因筛查是耳聋的预知、预防、诊断的重要手段 。

2021国际聋人日主题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不同年龄段耳聋原因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致聋的因素存在差异 。
婴幼儿耳聋以遗传为主 , 多为先天性外耳、中耳的畸形 , 例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鼓膜、听骨、蜗窗、前庭窗发育不全等 。原因有很多种 , 比如母体在妊娠期感染病毒、误服耳毒性药物、分娩时受伤等 。
青少年耳聋大多为噪声性损伤 ,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有高达11亿年轻人面临着听力损伤的风险 。最主要的原因是年轻人使用的音频设备音量过大、长时间戴耳机等 , 这些很可能导致耳聋的提前到来 。
成年人耳聋以突发性为主 , 主要原因为精神压力大、睡眠质量不佳 。当今社会工作节奏紧凑 , 白领人群在高强度工作和休息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耳聋耳鸣 。此外 , 一些特殊工种也易发生突发性耳聋耳鸣 , 如从事潜水、装修、爆破等工作的人 。
老年性耳聋是与年龄相关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 病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重 , 甚至导致全聋 。通常情况下 , 老年人的听力每年会降低3~5分贝 , 听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
过度疲劳 , 高度紧张 , 耳朵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 , 导致突发性耳聋;长期遭受噪声影响 , 也可导致耳聋 。国家职业标准规定 , 在85分贝的噪声中暴露不能超过8小时 , 而很多手机、MP3播放器的音频输出最大功率在115分贝左右 , 使用时如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听力损失 。
日常生活中 , 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 特别是婴幼儿内耳发育不完善 , 易受药物影响 , 更要多加注意 。不能使用过硬的工具如小木棒、发卡等掏耳朵 , 以防损伤耳道皮肤或鼓膜 , 造成感染而影响听力 。掏耳朵频次也不宜过勤 , 一个月2—3次即可 。积极治疗感冒、鼻炎、鼻窦炎等疾病 , 因为这些疾病会影响鼻部通气 , 容易使鼻涕中的病菌进入耳腔 , 引发中耳炎 , 影响听力 。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 , 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