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抗病毒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肯定 。已有报道称,桑色素、山奈酚等有抑菌和抗病毒作用;黄酮类化合物kievieine 在极低低浓度时,就对有人体致病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irsiliol、naingin、3’,4’-二乙酸基-5,6,7-三甲氧基黄酮等可用来治疗传染病,特别对滤过性病毒如:HCV、HIV,或寄生虫如:弓浆虫等引起的感染有治疗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3-O-甲基槲皮素具有抑制局对灰质炎病毒的作用;槲皮素可弱化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能力;黄芩甙元、木樨曹素、槲皮素、槲皮万寿菊素、杨梅黄酮、木樨草素-7-葡萄糖苷等8种类黄酮化合物具有抑制HIV病毒逆转录酶活性从而抑制HIV繁殖的作用;1,4-甘草查耳酮、甘草异黄酮、Licochalcone及Glycycoumarin有抑制HIV增殖的作用;从连翘中分离出来的金丝桃素在实验室可明显抑制HIV成熟过程的最后步骤 。其主要机理是由于抑制了溶酶体H+-ATP酶和磷酸酯酶A2的脱壳作用,影响病毒转移基因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病毒和RNA的合成 。
9.抗氧化作用
生物类黄酮还是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与有毒金属结合,并将它们排出体外 。
治疗用途
编辑
·血管硬化及微血管障碍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
·胃溃疡 。
·静脉疾病 。
·有雌性激素紊乱者和流产的妇女 。
·对X光放射线或放线疗法之副作用 。
·血栓性静脉癌和其他血液凝集的病症 。
没有生物类黄酮的建议量,因为还不曾有任何缺乏症出现过 。生物类黄酮通常都含在与维他命C并合的营养补充品里(通常的比例是500mg的维他命和100mg的生物类黄酮),另外,各种不同的生物类黄酮在市面上也售有仅含单一成分的营养补充品 。
预防癌症
癌症的发生至少分为3个阶段,即:启动阶段(initiation)、促进阶段(promotion)和发展阶段(progression)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吸收UV光的能力,它们对致癌过程的这三个阶段都有阻抑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属于酚类物质,可熬合金属离子,从而有效抑制由痕量金属离子参与催化的脂质过氧化过程;同时,黄酮类物质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淬灭剂,能够有效地阻止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破坏,可以防止细胞损伤和,起到防癌抑癌的作用[17]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突变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上的特殊之处,它可以吸收紫外光线,于是它们可以保护细胞DNA免受UV引起的损伤[17] 。茶多酚也具有抗突变及抗癌作用〔9〕 。类黄酮还能熄灭DNA临近产生的自由基 。另有研究显示,类黄酮的这种自由基熄灭作用在其γ-射线照射的保护效果中起主要作用;有也已被证明可保护鼠微核网状细胞免受Δ-射线的损伤,它们包括槲皮素、椹非醇、芦丁、圣草酚(eriodictyol)以及木樨黄素(luteolin) 。还有人发现,含有经过磺化黄酮或黄烷酮的药物、化妆品可以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辐射的影响,防止皮肤癌的发生[11] 。
此外,生物类黄酮还能够减轻甚至消除一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毒性,如:山奈素和芦丁可有效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性;饲喂含有5%槲皮素(quercetin)的饲料可使DMBAS(7,12-二甲基苯蒽)诱发的小鼠乳腺癌几率降低48%;槲皮素还可以抑制氧化偶氮醇诱发的大鼠直肠癌的发生[17] 。
有关使用剂量方面的报道还不一致 。在对于“法国奇异”现象的调查中显示[7],每天摄入黄酮类化合物达到19mg以上的人的癌症死亡率和日摄入量在19mg以下的相比,较少了75%;另从免疫学角度研究,黄酮摄入量从2.6mg/d~68.2mg/d的人群,其癌症死亡率与摄入量无关;即使摄入2.6mg/d就能够表现出活性 。存在个别认识尚不一致,有的地方结论甚至还是相反的,如同样是在痕量的水平上,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出具有诱导和促进癌症发生的作用;在体内实验中却是良好的癌症预防剂 。
- 关于生命的座右铭 珍惜生命的座右铭
- 生日快乐祝福语女生 生日快乐祝福语
- 社保交完医保什么时候生效 新交社保医保多久生效
- 爱情人生感悟的句子短句 爱情人生感悟的句子
- 腿粗的女生适合穿长筒袜吗
- 搞笑的网名女生网名 搞笑的网名女生
- 为什么学生不能预约抢票 学生票可以预约抢票吗
- 2021年2月24号是农历多少
- 鹅多长时间出栏效益最高
- 人生感悟的心情短语励志说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