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法门寺从倾倒的佛塔底下,发现塔基地宫,并找到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佛指舍利用五重宝函包装 。第一重宝函为铁质,出土时已锈迹斑斑,呈深褐色 。铁函之外还曾包裹着一层丝绸织物 。第二重宝函紧套在第一重宝函之内的是一个精美的银质鎏金函,函身雕凿有四十五尊佛造像 。第三重宝函是一银包角雕花檀香木函 。第四重宝函是一副水晶椁,椁顶嵌有黄、蓝宝石各一颗,在椁盖上雕着观音菩萨坐像 。第五重宝函是一个壶门座玉棺,棺盖雕刻普贤菩萨像,玉棺放在雕花棺床之上 。玉棺之内供养的舍利是释迦牟尼真身灵骨 。
这枚释迦牟尼左手中指骨舍利是唯一发现的佛指舍利,是佛家信仰的圣物之一 。当年佛学大师赵朴初为此赋长歌以赞,影响之盛实乃有国之最 。
这一考古发现,让很多人初识了舍利 。那么,舍利到底是什么?为何成为佛家圣物呢?

文章插图
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 。
舍利,是梵语?arīra的音译,或译为室利罗、设利罗,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 。舍利最初代表“米粒”,因为佛舍利形似米粒,所以得名 。依据尊敬遗体的道理,高僧大德生前剃下的发、剪下的指甲、牙齿、骨灰等,都是舍利,受到尊敬 。
而舍利子,则是舍利中的坚固微粒,又名“坚固子” 。高僧大德火化后,常在遗体骨灰(舍利)中发现坚固或结晶的微粒 。因此佛教徒,对此舍利中的“坚固子”,特别重视和尊敬,称为“舍利子” 。
舍利,一般分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 。全身舍利是不需经过火葬,而全身不会腐烂,也叫肉身菩萨;碎身舍利则是火葬后的遗骨 。但也有一些舍利不是由人体变成的 。而在《浴佛功德经》中舍利则分为两种,一是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是佛的遗骨;二是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是指佛所遗的教法、戒律 。

文章插图
关于舍利和舍利子,虽真实存在,但至今却没有可信的严谨科学分析报告来论述它的成因和化学成分,所以关于它的形成,基本上仅仅依据现有科学原理推论而来 。
推论一:饮食习惯
认为舍利子的形成是由于僧人长期素食,摄入了大量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 。
推论二:人体骨骼残余
人体骨骼在烧灼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形状的重结晶现象 。人体有很多细小骨骼(如指骨、趾骨或耳道内的微小骨骼),少量骨骼经燃烧后因重结晶而产生结晶外观的“舍利” 。此外,牙齿的成分包括很多无机盐,其中牙骨质部分与骨骼成分相似,因此也有人推测牙齿是舍利子的来源 。
推论三:人体结石
有人将舍利子解释为结石 。这是因为人体的结石中,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有机物(胆固醇、胆红素)和少量碳酸钙;肾结石和膀胱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盐(草酸钙、磷酸钙)和别的矿物盐、尿酸等 。其中,后者与骨骼的无机成分(含钙和磷酸根的无机盐)有相似之处 。
推论四:随身物
高僧在火化的时候,有的会佩戴生前的随身物品,此外还有一些信徒的供奉物 。这些伴随高僧火化的物品中有许多珍贵的宝石,宝石主要组成成分就是二氧化硅 。当这些东西随高僧的遗体一起进入火化炉后,在高温条件下,这些二氧化硅会被溶解,并与人体骨骼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类似于骨瓷、琉璃、陶瓷之类的物品,舍利子有可能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的 。
- 住宅风水学入门知识 出读书人的风水
- 阳台对着天斩煞对风水影响大吗
- 风水枇杷树象征什么 枇杷树风水好吗
- 风水学是不是迷信 风水星象学
- 天盘和地盘立向之问题 风水立向用天盘还是地盘
- 家里养乌龟风水 拾得乌龟风水
- 美容院放绿萝好吗 店里养绿萝会影响风水吗?
- 塑料的特性及用途 塑料在风水中属什么
- 家居风水植物 改变家里风水的植物
- 风水中的黄龙 黄龙溪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