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


疫苗是幼儿时期必须要打的,但是每个孩子打完疫苗之后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正因为我们们对卡介苗不了解,孩子在接种卡介苗后引发的不良反应不能第一时间察觉,后果不堪设想,那么,接种卡介苗引发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呢?

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

文章插图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 。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 。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 。
(一)淋巴结炎
1、临床表现:
(1)卡介苗接种后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cm或发生脓疡破溃,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 。
(2)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抗酸杆菌,培养可阳性,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淋巴结组织病例检查为结核病变 。
2、处理:
(1)可局部热敷 。若局部淋巴结继续增大,可口服异烟肼或加用利福平 。早期也可手术切除 。
(2)脓疡有破溃趋势,应及早切开,用20%对氨基水杨酸油膏纱条或利福平纱条引流 。若脓疡自发破溃,用20%对氨基水杨酸软膏或利福平粉剂涂敷 。
(二)骨髓炎
卡介苗骨髓炎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世界范围估计为0.39/100万 。
1、临床表现:本病好发部位以四肢长骨,尤以股骨、胫骨、骨骺及股骨颈为多见,可单发也可多发,有的病例可形成脓肿 。呈慢性良性过程,症状一般轻微,可有轻度发热、病变部位肿胀、轻度疼痛与功能障碍,患儿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卡介苗骨髓炎需手术得到细菌学与病理学证实 。
2、处理:原则用INH和RFP治疗,疗程至少6个月 。因为卡介苗菌株对吡嗪酰胺存在天然耐药性,故联用时不加吡嗪酰胺 。
(三)卡介苗接种差错,接种卡介苗时将皮内接种误种皮下或肌肉事故,以及超剂量接种引起的反应最为多见 。
1、临床表现:
(1)接种局部在2~5天内出现红肿,以后发生硬结,发展成中心软化、破溃而成脓肿 。接种部位同侧腋窝、锁骨下可伴有淋巴结肿大 。
(2)可有体温升高,伴有乏力、烦躁、食欲减退,个别儿童肺部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
(3)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和肺异常阴影,但极少引起肺部结核 。
2、处理:
(1)全身治疗
①口服异烟肼,儿童8~10mg/kg,1次顿服,每日总量不得超过300mg,至局部反应消失 。同时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6,以减少异烟肼反应 。如在服异烟肼的同时加服利福平,则效果更好 。
②反应严重者可肌肉注射异烟肼,儿童每天40~60mg/kg,分1~2次注射,疗程1个月 。
(2)局部治疗
①立即异烟肼50mg加于0.5%普鲁卡因溶液中,作局部环形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后改为每3天1次,共计8~10次 。
【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②已发生溃疡者,在用异烟肼液冲洗后,再用异烟肼粉撒于溃疡面,并可用时用利福平有广谱抗菌作用 。
(四)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是卡介苗接种极罕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在世界范围估计为0.18/100万 。在国内外报道的因播散性卡介苗病死亡的患者中,绝大多数有先天性的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及细胞免疫缺陷病,极少数免疫功能正常,称特发性播散性卡介苗感染,可能存在潜在的免疫疾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