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意思(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他的《清明》诗流传千年,到了明代,就连市井中的妇孺都能背诵 。不过,这首诗中一直有一个谜题,那就是“欲断魂”三字的解释 。
“欲断魂”在诗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许多朋友从字面上来理解,认为“欲断魂”其实是表达一种“伤心”的状态 。不过,用“伤心”来描述诗中的“欲断魂”,感觉并不准确 。杜牧诗中的“断魂”,是一种无限的惆怅 。那么,诗中人为什么而“惆怅”呢?

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

文章插图
《千家诗》的作者认为:诗人踏青遇雨,衣裳被雨水淋湿,败坏了游玩的兴致,因此神魂散乱 。学者周汝昌认为:作者本身心事重重,又遇到下雨,因此神魂散乱 。现代又有人提出一个新奇的观点,认为作者既没有“伤心”也没有“情绪低落”,他只是想喝酒了而已!
一、“欲断魂”是一种惆怅的状态
【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一词,根据考察最早大约出自魏晋时期 。道学家们认为,人有三魂七魄,魂魄是人类的精神气所在 。当人健康的时候,神魂凝聚,精神百倍;当人快要死的时候,魂飞魄散,气若游丝 。因此最初时候的”断魂”,就是指一个人死去,而“欲断魂”就是说他“将要死去” 。
但是,这个词的词性,后来产生了变化,它从最初的名词变成了形容词 。形容词的“断魂”是指一种极端的情绪状态,好比我们平时说的:我真是“烦死了”,他真是高兴得“要死了” 。欲仙欲死,这是指一种极端的精神体验,而不是指人马上就要去世 。
杜特诗中的“断魂”,看来也是指一种极端的情绪体验 。因此,有人就认为诗中的行人“很伤心” 。但奇怪的是,联系《清明》的前后文,我们发现这种“伤心”完全是没有来由的,并且和诗本身描绘的氛围,不是很搭 。
尽管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但是按中国唐朝的传统,清明节并不是一个伤感的日子 。清明时节,大家除了扫墓,祭拜祖先,更多的时候是在郊游、蹴鞠、荡秋千,甚至是斗鸡 。
假如把这首《清明》中的“断魂”,直接解释为“伤心” 。那么,诗的第一句就显得太云淡风轻了一点 。试想“断魂”是指伤心,那么杜牧全诗的意思,就变成了:清明节,小雨淅淅沥沥,我很烦很伤心 。于是我问路过的牧童哪里有酒家?我要找一个酒馆来醉一场!
这样就显得太浅薄了,因此历来的诗评人都把“断魂”解释成“魂魄散失” 。这是一种心神不宁,郁闷难言的状态 。其实,用“惆怅”来解释或更恰当,其程度不如“伤心”来得严重,但是表达的情绪更加复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