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争分夺秒 ,
趁最好的时代多做一些事
联系到汪老的时候 , 他正在办公室开会 , 汪老说 , 现在的生活很规律 ,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 , 七点半到学校 , 然后做一些研究 , 看一些书 , 到晚上9点半下班回家 , “我家离学校办公室一公里多 , 所以上下班都骑自行车 , 节约了步行的时间 , 也算是我的一种运动 , 有时候会骑着车去马路上转一大圈 , 就算是我的休息 。 一天大多数时间是在办公室 , 都习惯了 , 有的文章在办公室里才写得出来 。 ”
在汪老的办公室里 , 书架上历史、人文书也占了不小的空间 , 汪老说 , 现在想做一些把文化与科学相结合的研究 , 因此还有很多书要看 , 有很多东西要学 , “就感觉时间很宝贵 , 必须争分夺秒 , 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完成 。 ”
他和夫人的办公室是连着的 , 平日里 , 他们一起在学校做研究 , “这种陪伴也成了一种习惯 , 我所有的稿子她都是第一个读者 , 我们会讨论很多事情 。 ”
如果按60岁退休计算 , 汪老1996年就该退休 , 但那正好是他深海圆梦的开始 。 1998年 ,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 , 由汪品先执笔的“东亚季风历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影响”建议书在全球竞争中名列第一 , 并作为ODP第184航次于1999年春实施 , 汪品先被委任为首席科学家 。 那时他63岁 , 船上他最老 。
2011年起 , 汪老领导我国南海大洋钻探和规模空前的南海深部重大研究计划 , 推动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建设 , 引领我国地球科学进入深海研究的国际最前沿 。 经过全国30个实验室八年的奋斗 , 为我国赢得了南海深海研究的国际主导权 。
文章图片
汪品先院士说想再踩一个脚印
汪老向采访人员展示了退休后出的书 , 比退休前还要多 , “我的很多重要研究其实是年纪大了才完成的 , 时代给了我们很好的研究条件和机会 , 所以我总想 , 要趁最好的时代多做一些事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