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图片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今天小语君和大家分享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素材,希望大家喜欢 。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材料
有同学画完手抄报之后不知道里面的文字应该怎么写,其实可以写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的诗句等,这些都比较适用的 。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图片

文章插图
一、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
二、清明节的习俗
1、扫墓
扫墓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 。
2、踏青
踏青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
3、插柳
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
4、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 。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 。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图片】三、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 明 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闾 门 即 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清 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